
苹果大降价!天猫“618”放出近12万台iPhone15 1小时卖了15亿元
资讯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供应市场
5月16日,我国核技术应用领域迎来重大里程碑时刻——首批商用堆产碳-14同位素从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发运至客户手中。该产品是我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和福一号”诞生后的首批量产成果,标志着我国碳-14同位素实现了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到市场化供应的全产业链贯通,彰显了该技术生产体系的自主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优势。
创新计算框架揭示癌症“进化策略”,解密肿瘤如何在化疗中“负隅顽抗”
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DiffInvex的创新计算框架,其可追踪健康细胞转变为肿瘤,以及肿瘤在化疗过程中的基因进化压力。DiffInvex被应用于超过11000个样本,涵盖了大约30种不同组织类型的人类癌症和健康组织的基因组数据,成功识别出导致肿瘤对治疗“负隅顽抗”的路径,并指出了哪些基因可能引
定制基因编辑疗法治愈罕见遗传病患儿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团队利用定制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成功治愈了一名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儿童。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在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年会上进行了报告。该突破将为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的罕见疾病打开新的大门。
全球变暖背景下南亚季风演变规律揭示
通过分析过去300万年间地球不同暖期的气候数据,并结合三种典型的未来增暖情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南亚夏季风的演变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14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从“不可成药”到“斩草除根”,蛋白药物能否为癌症治疗带来曙光?
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行为的改变是由蛋白质过度表达引起的。这些蛋白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等功能,其中一些蛋白质很容易被靶向和抑制,而另一些蛋白质则不易被小分子或抗体接近,因此被认为是“不可成药”。
AI“伴侣”:新兴产业“呼叫”监管
据英国《自然》网站报道,研究表明,AI“伴侣”应用程序对人类可谓好坏参半。科学家担心人类会对其“日久生情”,形成长期依赖。鉴于此,对这些AI伴侣进行监管势在必行。
新理论解决“仿星器”粒子泄漏研究难题,有望使聚变反应堆研制速度提高10倍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第一型能源集团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更快、更准确的方法来修复聚变反应中的磁场缺陷,解决了寻找“仿星器”中粒子泄漏位置的难题。研究人员称,这一进展是设计聚变反应堆的范式转变,有望使研制仿星器的速度提高10倍。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北方多地高温来袭,局地最高温将达37℃以上
中央气象台12日预报,12日至17日,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将多高温天气。其中,16日至17日将迎来大范围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
合成生物学能将火星打造成宜居家园吗
火星这颗太阳系里最像地球的红色星球,以其神秘的面貌和类地特征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它虽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却因严酷的自然环境,目前并不适宜人类直接居住。
新显微镜技术清晰重现大脑复杂网络,分辨率比传统的光学镜高16倍
人脑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不断处理着各种信号,使人们能够认知、思考、回忆或进行身体活动。要理解这个复杂的网络,就需要精确观察这些神经细胞是如何排列和连接的。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STA)和谷歌研究院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显微镜技术“LICONN”(基于光学显微镜的连接组学),为揭开大脑奥秘提供了助力。
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9日下午,一场路演交流活动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首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的8家企业代表依次亮相。这标志着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工作启动,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航。
超导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磁约束聚变装置内部存在着极端的温度环境:超导磁体需要低于零下20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来维持超导特性,而被束缚的氘氚等离子体却高达上亿摄氏度,这相当于将太阳装进冰箱,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前沿工程技术之一。近年来,高温超导材料和磁体技术快速发展,可在较高的温区产生远高于低温超导材料的磁场,成为目前推动聚变装置发生变革性突破、实
七方面百余项任务,我国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8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印发《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明确了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七个方面118项重点任务。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8日上午,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已突破50万标箱、达到508336标箱,同比增长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