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网红经济正以惊人速度重塑商业格局。然而,部分从业者为牟利将行业推向失序边缘。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仅虚假宣传类违规账号就被封禁超3万个。
这种“野蛮生长”,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MCN机构将网红包装为流量工具,默许甚至诱导违规行为;平台算法过度倾斜争议性内容,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法律监管滞后于业态创新,导致违规成本低廉。
破局之道,在于协同。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平台主体责任、MCN机构义务及主播行为边界;平台企业须摒弃“唯流量论”,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并提升正面内容推荐权重;从业者则应认识到,坚守社会责任才能实现流量与口碑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尝试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行业肌理。比如,杭州某直播基地成立联合党委后推出“红色主播孵化计划”,培育出百余名助力乡村振兴的正能量网红;成都某MCN机构党支部创新“红色剧本杀”直播,以沉浸式剧情让红色精神触达500万人次的年轻观众。这些实践证明,以党建为引领把准方向,从源头提升从业者政治素养与价值判断力,可助力网红经济创造更大价值。
本文采编: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