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大降价!天猫“618”放出近12万台iPhone15 1小时卖了15亿元
资讯
“星际之门”能否造就美国AI领域领导地位?
1月2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公司将联合成立名为“星际之门”的新公司。未来4年,这3家公司将向“星际之门”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境内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首期投资将达到1000亿美元。这一投资规模,远超此前科技界的其他单个基础项目。
冰雪装备:点燃“热经济”的“冷资源”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围绕冰雪竞技与冰雪旅游需要,发挥重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研发一批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急需的装备器材,加快推动缆车等冰雪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意见还提出,
球形托卡马克装置首次产生等离子体
小环径比球形托卡马克(SMART)装置首次成功产生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这一进展使通过受控核聚变反应实现可持续、清洁且几乎无限的能源又近了一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核聚变》杂志上。
“喂”给人工智能的真实数据终将耗尽,合成数据能否让AI模型精确可靠?
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日表示:“在AI训练中,我们现在基本上耗尽了人类知识的累积总和。”之前研究也表明,人类生成的真实数据将在2到8年内消耗殆尽。鉴于真实数据日益稀缺,为满足AI的“胃口”,科技行业正转向使用合成数据。
仿昆虫微型机器人飞行长达15分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受昆虫启发,成功研制出一款邮票大小的飞行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在空中飞行15分钟,超过以往所有昆虫大小飞行机器人的飞行时长。而且,其拥有极佳的灵活性,能表演翻滚等特技动作,可用于植物授粉或检查人类无法探及的飞机部件等工作。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
新工艺在室温下造出有序半导体材料
荷兰特文特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能在室温下制造出晶体结构高度有序的半导体材料。他们表示,通过精准控制这种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大幅降低了内部纳米级缺陷的数量,可显著提升光电子学效率,进而促进新型太阳能电池和电子产品的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合成》杂志。
国产大型无人机首次实现量产交付
1月20日,我国首款起飞重量5.25吨、最大载重1.9吨的大型无人机鸿雁(HY100)在新疆石河子市天域航通石河子生产基地成功实现量产下线,其中3架顺利向客户完成交付,这也是我国国产大型无人机首次实现量产交付。
碳纤维+特殊吸附材料 新系统直接从大气中高效捕获二氧化碳
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官网13日报道,该校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空气碳捕获系统,能直接从空气中捕获约42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的二氧化碳(CO2)。该系统不仅高效稳定,历经数千次碳捕获循环而性能无损,而且极具普适性,几乎可部署在任何地方。
AI工具识别虚假新闻准确率达9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6日报道,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这款工具能以高达99%的准确率,精准识别出虚假新闻,为打击在线错误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在英国剑桥最近举行的第44届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SGAI)上,研究团队展示了这款AI工具。
补贴扩围!部分“国四”车纳入以旧换新政策
商务部等8部门17日发布通知,就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作出安排,明确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
截至去年底 我国绿证累计交易达5.53亿个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2017年来累计交易量已突破5.53亿个。截至2024年底,中国绿证累计核发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2倍;累计交易5.53亿个,同比增长4.19倍,相当于5530亿度电,其中企业绿证购买量超过99%。
蛋白质数据+基因序列精准构建进化树 有助疫苗和新发病疗法研究
西班牙基因组调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创新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蛋白质三维形状,解开生命中古老的“历史密码”,揭示了生命之树中最古老的进化关系。这项研究首次将蛋白质的形状数据与基因序列数据结合,提高了进化树的准确性。
激光束结合金属泡沫造出最亮X射线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5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科学家将国家点火装置(NIF)所发射的高功率激光与超轻金属泡沫巧妙结合,创造出迄今最亮的X射线。这些超亮高能X射线在极致密物质(包括惯性约束聚变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成像等诸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物理评论E》杂志。
“魔法波长光镊”实现分子长时量子纠缠
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学陷阱,即“魔法波长光镊”,创造了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成功实现了分子间的长时间量子纠缠,为研究量子计算、传感和基础物理学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突破是量子科学领域一系列进展中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在利用分子开发复杂量子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
食用大量加工红肉增加患痴呆症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长达43年的随访中,饮食中含有大量加工肉类(例如培根和香肠)的受访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13%。1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杂志《神经病学》上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用坚果、豆类或鱼类等蛋白质来源替代加工红肉可将痴呆症风险降低约20%。
磷化铌薄膜在超薄线路制造中展现潜力,有助解决电子产品能耗问题
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非晶体材料磷化铌,在制造芯片上的超薄线路时,只有几个原子厚的磷化铌薄膜导电能力比铜更好。此外,这种薄膜可在较低温度下沉积生产,与现代计算机芯片相兼容。这种新材料在未来的纳米电子学领域极具潜力,有望带来功能更强、更节能的电子产品,帮助解决当前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