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OPP电容膜行业概况
两个互相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可以组成最简单的电容器,而电容器中的绝缘介质材料大多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简称BOPP薄膜。BOPP薄膜具有击穿强度高、介电损耗低、耐化学腐蚀性强、力学延展性好以及成本低的突出优势,使其能够从众多备选的高分子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在工业应用中占绝对主导的电介质材料。BOPP电容膜可根据最终成型薄膜表面粗糙度和空隙率的大小,可分为光膜和粗化膜。按照JB/T 11051-2010规定,空隙率小于5%的聚丙烯薄膜为光膜,大于5%的为粗化膜。粗化膜多用于油浸式电容器,光膜经金属化处理后用于干式电容器。
二、BOPP电容膜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BOPP电容膜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颗粒,此外,生产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爽滑剂、抗静电剂等,以改善薄膜的性能。中游主要是BOPP电容膜的生产与加工企业。下游产业主要包括电容器制造行业,BOPP电容膜是生产各类电容器的关键原材料,如薄膜电容器、电力电容器等。终端应用于新能源、家用电器、电子电力等领域。
2、全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
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电力、通信等行业,随着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制造等行业的发展,薄膜电容器的应用领域也在迅速扩大。目前商用薄膜电容器以BOPP为主,其作为薄膜电容器的关键材料是最常用的聚合物薄膜,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2018年的43.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89亿元,2018-2024年CAGR为20.32%。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BOPP电容膜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BOPP电容膜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规模
作为薄膜电容器行业的重要配套产业之一,随着薄膜电容器产业规模的稳步增长,全球BOPP电容膜规模呈稳步上升态势,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球BOPP电容膜行业市场规模为1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30%。
2、中国供需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BOPP电容膜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拥有十余家BOPP电容膜生产企业,拥有超过三十条产线,年产量超过1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BOPP电容膜制造国。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BOPP电容膜产量为12.87万吨,需求量为11.87万吨。
3、中国市场规模
高品质BOPP电容膜是电子电力和能源设施的重要上游基础材料。随着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容膜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BOPP电容膜行业市场规模为37.56亿元,2018-2024年CAGR为11.47%。
四、BOPP电容膜行业竞争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BOPP电容膜行业内企业已经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和研发实力,行业内拥有多家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如浙江大东南、安徽铜峰电子、四川东材科技、湖北龙辰科技、南通百正、河北海伟电子等,其中河北海伟电子是我国BOPP电容膜行业的领军企业,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薄型电容膜厚度仅有1.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四十分之一,并且具有耐高温特性,超过了德国创斯普有限公司3微米以下薄膜厚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BOPP电容膜行业发展趋势
1、高端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BOPP电容膜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如超薄型、耐高温型、高介电常数型等高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开发出满足高端应用需求的产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
2、智能化
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通过智能化生产,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柔性生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绿色化
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企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采用环保型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对废旧电容膜的回收和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BOPP电容膜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BOPP电容膜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