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概述
AI加速计算芯片是一种专门为高效执行人工智能计算任务而设计的处理器。它通过针对神经网络算法的特定硬件架构优化,大幅提升计算效率和吞吐量,同时降低功耗,显著超越传统CPU和通用GPU在AI工作负载上的性能。这类芯片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边缘设备、自动驾驶等领域,是支撑现代AI应用发展的核心硬件基础。
主流计算加速芯片主要包括GPU、FPGA和ASIC三种类型,它们在功能性能、开发者友好性和使用成本等方面各有特点。GPU因其通用性和成熟的开发环境,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方面表现出色,且在相同用途中最具成本效益,但能耗较高。FPGA则具有半定制的灵活性,适合特定应用场景,其开发挑战性较大,成本相对较高,能耗介于GPU和ASIC之间。ASIC为完全定制芯片,针对特定任务优化,拥有最高的能效比和计算能力,但在初始开发成本上较高,规模化后成本优势明显。总体来看,选择哪种芯片需综合考虑应用需求、开发难度和成本效益。
二、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的发展,《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加快突破GPU芯片、集群低时延互连网络、异构资源管理等技术,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满足大模型送代训练和应用推理需求。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产业链结构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主要部分,上游为EDA软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等组成;产业链中游为AI计算加速芯片设计、封装等环节;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云服务提供商、智能驾驶领域、智慧医疗领域、AI 大模型厂商等。
2、下游
算力规模是AI计算加速芯片下游应用需求侧的核心指标,其大小直接驱动中游芯片设计与制造、上游技术与资源供给的规模扩张。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算力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整体规模从2020年的136.20EFLOPs增长至2024年的617.00EFLOPS,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9%。
四、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算力消耗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中小AI创业公司、运营商以及金融、教育、政府等垂直领域对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AI计算加速芯片市场规模的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25.37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上涨至2398亿元。
目前,GPU依然是AI市场的主导芯片。不过以ASIC和FPGA为代表的其他类型芯片也已实现商业化,并在市场中占据一定比例,我国企业华为生产的昇腾NPU在市场上有一定客户群体。2024年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市场结构中,GPU占比为69.90%。
五、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竞争格局
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英伟达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比为82%,剩下五家企业合计占比17%。目前市场中,还没有国产本土企业现局,随着国产芯片自研的突破,现有竞争格局将会被打破。
六、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将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蓬勃发展,技术创新不断推进,AI算力结构向专用计算加速转变,异构计算、低功耗设计等技术将取得突破。同时,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头部企业通过生态联盟扩大影响力,AI计算加速芯片也将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垂直行业深度融合,绿色低碳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AI计算加速芯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