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售电公司行业概况
售电公司是售电侧市场改革培育的新型经营主体,能够提供购售电服务,在零售市场与电力用户确立售电服务关系,在批发市场开展购售电业务。《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售电公司分为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以及独立的售电公司等三类。根据售电公司背景,售电公司又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电网侧售电公司;第二类是电厂侧售电公司;第三类是用户侧售电公司;第四类是独立售电公司。
二、售电公司行业政策
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发9号文”提出,“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售电公司应运而生,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度的推进电力改革的浪潮中,积极发展和稳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营造良性发展的电力行业规范,在解决现存矛盾的基础上,逐步理顺电力行业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推动电力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售电公司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售电公司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核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各种发电形式的发电企业,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技术供应包括电力设计技术、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等。中游为售电业务运营者。下游应用于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居民用户用电。
2、全国主要发电方式发电量情况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电力行业多项指标发展居世界首位。从发电量来看,近年我国总发电量呈不断增长态势,发电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售电公司在发电侧的议价能力,其中风力发电量从2018年的3253.2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9360.5亿千瓦时,CAGR为19.26%,截至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为55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6%;太阳能发电量从2018年的894.5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4190.8亿千瓦时,CAGR为29.36%,截至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为266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41%。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售电公司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四、售电公司行业发展现状
1、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
近年来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占全社会用电量62.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超过60%;其中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52.3%。
2、售电公司数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售电公司进入市场,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资源配置效率也显著提升。据统计,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售电公司4409家,相比2023年增加了335家。
3、售电公司分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
分经营区来看,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4.7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其中省间交易电量1.17万亿千瓦时;南方电网经营区内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1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1%,其中省间交易电量0.26万亿千瓦时;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0.3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
4、售电公司零售市场经营主体数量
从零售市场来看,近年来我国售电公司零售市场稳步扩容,据统计,2021-2024年,开展业务的售电公司数从1889家增长到2613家,年均增长率约11.4%。所代理的零售用户数从31.76万增长到65.35万,年均增长率约27.2%,售电公司平均代理零售用户数约为250个,售电公司数量与代理零售用户数保持逐年稳定增长。
5、售电公司零售市场交易电量
随着零售市场稳步扩容,售电公司零售市场电量稳中有增,据统计,2021-2024年,零售市场交易电量从2.41万亿千瓦时增长到3.66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14.9%,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6、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额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为售电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我国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额不断增长,交易额从2018年的0.8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05万亿元,2018-2024年CAGR为23.3%;2024年我国售电公司平均上网电价约为494.26元/兆瓦时。
五、售电公司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售电侧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售电公司和能源服务公司涌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售电公司需要在价格、服务、品牌等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其中国家电网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首超5万亿千瓦时,达到5.02万亿千瓦,同比增长7.73%,新能源市场化电量占比首超50%。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内蒙华电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0.4万亿千瓦时、0.4万亿千瓦时与0.05万亿千瓦时,增速分别为0.92%、-0.07%与-3.15%。
六、售电公司行业发展方向
1、降成本,控偏差,精细化经营
从降资金成本的角度出发,筛选优质客户,合理控制代理电量规模。权衡用户结构和用电稳定性,降低用电偏差。平衡不同用电量规模的用户比例,避免大电量用户占比过高带来的大幅波动风险;平衡用户的行业分布,避免行业性用电量波动风险;控制电量波动过大的用户数量,对于用电不稳定的用户,可以考虑适当提升服务费标准或分摊偏差考核责任。运用能源大数据平台等工具,精准预测用户需求和电力市场价格,统筹中长期交易市场、现货交易市场的多种交易方式组合,精益化控制购电成本,避免偏差考核,对冲市场风险。
2、积极拓展“售电+”业务
从国外售电侧市场的运营经验看,能够存活下来的往往是通过拓展盈利模式、在运营策略上与其他售电公司拉开差距的售电公司。售电公司要增强竞争力,除持续为用户争取有竞争力的电价空间外,售电公司更应积极拓展“售电+”。合理投资增量配网,增加过网收益,保持稳定客户;积极拓展增值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可供选择的多元化服务组合套餐。如配合开展用能诊断、能效管理、设备维护、需求侧响应等。
3、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粘性
开发用电管理小程序或客户端,整合电费管理、电动车充电以及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帮助用户便捷的开展综合能源管理。分析研究消费群体特点,细分市场用户,把握不同用户季节性、时段性用电规律,为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套餐式购电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形成自己的售电服务体系和团队,为代理的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从而增强用户粘性,不断巩固和扩大自身用户规模,进而扩大电力市场份额,以保证售电公司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售电公司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售电公司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