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上游览服务产业概述
水上游览服务是指以自然或人工水体为空间载体,通过各类水上交通工具(如游船、游艇、竹筏、帆船等)为游客提供的,以观光、休闲、体验、文化感知为核心目的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其核心特征是“依托水体”“移动观光”与“体验导向”,不仅满足游客对水景风光的观赏需求,还常融合餐饮、娱乐、文化讲解等附加服务,形成完整的旅游体验链。
二、水上游览服务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水上游览服务行业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推动邮轮游艇装备产业发展,促进内河航运与旅游融合,提升旅游客船品质。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无锡市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开发水上旅游精品航线,推动水上旅游新业态项目建设。这些政策有助于完善行业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业态模式,促进水上游览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水上游览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水上游览服务行业产业链
水上游览服务行业产业链上游为中游提供基础支持,中游通过产品开发和营销连接上下游,下游直接面向游客。当前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不足,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正朝着资源整合优化、产品创新升级、服务质量提升的方向发展,未来产业链将更加完善。
四、水上游览服务行业现状分析
2024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稳步释放,中国水上游览服务市场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市场收入达102亿元。水上游览服务市场的发展,既受益于政策端对交旅融合、内河航运旅游发展的支持,如多地推进旅游航道建设与精品航线打造;也离不开市场端的创新驱动,短途夜游、主题游船、生态研学等多元化产品持续吸引游客,叠加节假日消费热潮与地方文旅推广助力,共同推动市场规模实现稳健增长,为行业后续向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水上游览服务行业竞争格局
水上游览服务行业竞争呈“头部集中、区域分化”的梯队格局。第一梯队为全国性龙头,世纪游轮和招商蛇口。第二梯队是区域领军企业,如三亚国际邮轮公司聚焦跨境航线、广州水上巴士主导城市文旅交通。第三梯队为地方特色运营商,如苏州古运河旅游公司以民俗体验立足本地。
六、水上游览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消费升级驱动下,水上游览服务产品正从同质化观光向高端化、主题化、个性化方向迭代,满足细分客群需求。在高端化方面,国产大型邮轮实现突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2024年投入运营,2025年前计划新增3艘10万吨级以上国产邮轮,国际邮轮公司也加速布局高端产品,皇家加勒比2025年部署25万吨级“海洋标志号”,客单价预计从2025年的8500元攀升至2030年的1.3万元。主题化产品成为增长热点,极地探险、文化研学等特色产品需求年增速超30%,亲子游、银发游、国风主题游等细分市场快速崛起,2023年邮轮客群中35岁以下占比达42%,较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同时航线结构呈现短途化特征,4-6晚的中短途航线占比预计达75%,船上消费场景持续丰富,非船票收入占比预计从2023年的32%提升至2025年的45%。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水上游览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水上游览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