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化亚砜行业概述
二、氯化亚砜行业发展背景
《“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化工企业向绿色循环、精细高效方向发展转型,对化工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氯化亚砜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氯化亚砜产业链上游以原料供应与生产为核心,涉及硫磺、氯气、二氧化碳等基础化工原料开采及合成装置制造,通过硫磺-氯气-二氧化碳法或二氯化硫氧化法实现工业化生产。中游聚焦产品纯化与定制化加工,满足医药、农药、新材料等下游领域对高纯度氯化亚砜的需求。下游应用广泛:医药领域用于合成抗生素、维生素中间体;农药行业生产有机磷类杀虫剂;材料科学中制备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染料及表面活性剂;此外还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气体干燥等工业场景。
2、产业链下游
我国氯化亚砜下游应用领域中,三氯蔗糖占比34.59%居首,在三氯蔗糖领域,三氯蔗糖是一种强力人工甜味剂,甜度可以达到蔗糖的约600倍,同时热量低,是糖尿病患者、肥胖病患者较好的代糖食品。医药、农药中间体占比30.07%,染料中间体占比27.74%,双氟磺酰亚胺锂占比7.60%。
四、氯化亚砜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氯化亚砜产量
氯化亚砜工业生产主要有氯磺酸法、联产法、二氧化硫气相法和三氧化硫气相法。其中,二氧化硫气相法和三氧化硫气相法工艺路线相对先进,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稳定性高,生产过程“三废”排放较少,目前国内氯化亚砜生产厂商经过多年工艺改进已淘汰了氯磺酸法等落后工艺路线,多采用二氧化硫气相法路线,据统计,2024年我国氯化亚砜产能59.50万吨,同比增长3.48%,2024年我国氯化亚砜产量35.30万吨,同比减少10.91%,2024年我国氯化亚砜整体开工率为59.32%。
2、我国氯化亚砜表观消费量
下游需求端,2024年我国氯化亚砜表观消费量为35.63万吨,同比下降10.66%。氯化亚砜作为广谱氯化剂,作为中间体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领域合成,随着无糖饮料和新能源产业链的兴起,氯化亚砜在合成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和新型电解液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领域用量快速增加。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五、氯化亚砜行业重点企业介绍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主要从事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是全球最大氯化亚砜生产企业,现有氯化亚砜产能10万吨/年,用于外售和自产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氯醚,2024年凯盛新材营收9.28亿元。
六、氯化亚砜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链纵向发展提速
随着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氯化亚砜产品为基础向下延伸产业链、加深产业深度、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凯盛新材在其氯化亚砜产品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精细程度,布局下游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未来行业将持续关注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发展。
2、环保安全监管趋严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有害物质,在其储存、运输过程中也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和泄漏污染隐患。在此影响下,公司所处行业面临自动化、清洁化、可持续的转型发展需求。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标准日益提高、各类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环保安全检查制度进一步健全,行业从业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加大环保安全投入和检测检查,革新生产技术,加快应用清洁工艺和发展循环经济,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