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产能扩展前夜,高纯PFA市场前景广阔「图」

一、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概况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是四氟乙烯与PPVE的共聚物。PPVE的引入,显著改善了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降低了结晶度,使PFA具有良好的热塑加工性、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极好的耐热性能以及低摩擦系数、自润滑、阻燃、防水等特性。PFA聚合所需原料PPVE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是PFA生产中的主要技术壁垒之一。PFA可按特性分为高纯PFA和通用PFA两种,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PFA行业分类

二、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将高性能氟聚合物列为重点支持的新材料之一。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将“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合成氟树脂制造-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聚四氟乙烯(PTFE)、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偏氟乙烯(PVDF)、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同时,江苏、浙江等地区推出针对PFA企业的专项扶持计划,为企业扩产提供土地、资金和技术资源支持,助力其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PFA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三、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萤石、氢氟酸、三氯甲烷、四氟乙烯等。产业链中游为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聚合与改性环节。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化学、电气、机械、食品与半导体工业等,其中化学工业包括管道及管配件、软管、阀等。电气工业包括加热电线、特种电缆、电气电子设备零件等。机械、食品工业包括液压软管、不粘性应用等。半导体工业包括化学侵蚀承载等。

PFA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全国萤石进出口现状

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是整个氟化工产业的起点,被称为“第二稀土”。近十年来全球萤石产量呈现波动式增长特征,中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贡献全球总产量的64.8%。我国萤石大部分用于生产氟化氢供应下游氟化工行业,随着我国氟化工和新能源行业的兴起,萤石需求量增加,进口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24年我国萤石进口量为134.7万吨,同比增长32.4%,出口量为24.47万吨,同比下降35.2%。

2018-2024年中国萤石进出口数量统计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产能区域分布

PFA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简称杜邦)于1972年开发成功,其商品名为Teflon PFA。现世界上主要生产厂家有杜邦、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简称大金)、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简称旭硝子)、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简称3N)等几家公司。从全球PFA产能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产能占比52.86%,但高端PFA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为国外公司所垄断。

2024年全球各地区PFA产能分布(单位:%)

2、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

当前PFA高端市场主要由国外产品垄断,销售价格昂贵,性能优异,成长性和进口替代空间大。据统计,2024年全球PFA市场规模约8.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4.5亿美元,2024-2028年CAGR达12.98%。近年来我国PFA市场发展迅速,2024年我国PFA市场规模为2.66亿美元,考虑到电子级、医疗级PFA产品的国产化进度及下游需求释放节奏加快,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1亿美元,2024-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

2024-2028年全球及中国PFA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3、中国PFA产能情况

PFA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目前其产能相对来说比较小,而且集中在科慕、大金等手中,我国PFA生产厂产能较低,且生产工艺不成熟,产品主要应用在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市场需求高度依赖进口。我国PFA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约占我国85%以上的市场份额。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PFA产能达到1.2万吨/年。

2020-2024年中国PFA产能情况

4、中国PFA生产现状

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PFA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PFA产量为0.5万吨,同比增长28.2%,开工率为41.7%。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突破,加之国内航空工业、新能源、农业、建筑及半导体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PFA新增和扩增的产能不断增长,未来我国PFA产量随之增长。

2020-2024年中国PFA产量及开工率情况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竞争格局

1、中国产能格局

目前我国生产PFA的企业较少,且普遍规模较小,生产工艺不成熟,研发以及量产能力有限,产品多应用在中低端领域。从主要企业PFA产能分布来看,其中齐氟新材、永和股份、东岳未来与巨化股份产能合计占比83.33%,其中山东齐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核心产品超纯PFA,将打破国外垄断限制,摆脱我国电子材料“卡脖子”的状态,实现国产化替代。

2024年中国PFA产能分布情况(单位:%)

2、国内PFA主要企业

目前我国PFA产能扩张处于爆发的前夜,据统计,我国有PFA拟在建项目十余个,规划产能超过5万吨/年。随着国内氟化工企业PFA的布局完善,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其中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合物处于国内较为领先地位。PTFE、PFA、FEP等多个产品产能规模位居行业第二。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8.7亿元用于建设5000吨/年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项目。

国内PFA行业主要企业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趋势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在高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我国主要生产厂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国高端PFA尚处于开发阶段;此外,由于ECHA及FDA等国际机构对含氟化学品日益严格的监管限制要求,开发无氟乳化剂及短链表面活性剂是氟化工行业及各氟化工企业的两大研究方向。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自动驾驶、AI芯片、智慧城市等新型领域的快速发展,高纯PFA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开发高纯PFA是我国企业面对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补同类产品空白,支撑我国对高端领域含氟材料发展的需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企业及竞争格局、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投资机会与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