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及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靶向生物制剂与吸入制剂创新双轮驱动「图」

一、过敏性哮喘药物产业概述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IgE介导的、接触过敏原后引发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流受限的疾病,而过敏性哮喘药物是指通过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气道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机制,预防或治疗过敏性哮喘发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药物总称。

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分类

二、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通过修订药品管理法、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了对药物研发、生产、经营等全流程的监管,保障了药品质量和安全。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政策将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列为重点,推动了哮喘药物的研发和创新。此外,医保政策的支持也提高了患者对哮喘药物的可及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三、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产业链

1、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过敏性哮喘药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上游提供基础支持,中游专注研发生产,下游实现药物流通。随着患者群体扩大,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产业链各环节不断优化,本土企业崛起,市场格局逐渐改变,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下游分析

在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领域,过敏性哮喘作为高发且影响广泛的疾病。2024年全球过敏性哮喘患病人数为5.21亿例。这一持续扩大的患者群体规模,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疾病防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直接带动了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的需求增长,为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9-2024年全球过敏性哮喘患病人数

四、全球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全球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6亿美元稳步增至2024年的220亿美元,5年间实现显著突破。展望未来,随着患者需求提升、新药研发加速及诊疗普及,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343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7.7%。这一增长趋势既反映出市场对哮喘治疗药物的迫切需求,也凸显出该领域广阔的发展潜力,将持续吸引企业加大研发与市场投入。

2019-2024年全球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五、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着眼当下市场,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规模正稳步上扬。2024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为196亿元。一方面,随着空气质量变化、生活环境改变,过敏性哮喘患者数量增多,刺激药物需求;另一方面,药企积极投入研发,更多高效药物上市,进一步拓宽市场。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市场活力,也预示着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9-2024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六、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竞争格局

在全球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葛兰素史克长期稳居首位,阿斯利康紧随其后,赛诺菲/再生元、诺华等企业也在特定细分领域(如靶向药物、过敏相关哮喘)占据一定比例。国内市场中,早前跨国企业如阿斯利康等主导市场且集中度极高。但近年来,随着政策推动及企业自身发展,正大天晴、健康元、恒瑞医药等本土企业崛起。

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主要企业

七、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过敏性哮喘药物研发正聚焦两大核心领域。一方面,靶向生物制剂成为创新主力,针对IL-4R、IL-5、IL-13等炎症因子的单抗药物持续突破,如赛诺菲/再生元的度普利尤单抗已在靶向药物市场占据近30%份额,未来针对多靶点联合阻断的药物研发将进一步提速,有望解决现有药物对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吸入制剂的技术升级加速,国产企业在装置改良(如更精准的干粉吸入器)和复方制剂研发上发力,健康元等企业已实现10余个吸入制剂品种上市,未来吸入制剂将向“高生物利用度+便捷使用”方向发展,同时儿童专用吸入制剂的研发也将成为重点,以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2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区域发展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及投资机遇、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