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共探食用豆产业如何发展

8月10日至12日,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联合承办的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暨现场观摩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食用豆体系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食用豆产业发展路径。

在武鸣区锣圩镇的沃柑果园里,葱茏的果树行间,铺展着丛丛绿色,小小的豆荚缀满枝头。南宁综合实验站站长罗高玲说:“这是‘幼龄沃柑+绿豆’间作模式。”

为何要在果园里种植绿豆?“这些幼龄沃柑果树行间距离较大,可以在果园间作绿豆等豆类作物。”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新研究员表示,幼龄沃柑果树前3年没有效益,通过间作绿豆的模式,可以额外增加收益。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各科作物根瘤菌可以固氮,把氮肥留在地里,利于沃柑果树生长。

未来,该种植模式将以南宁为中心,向两广地区辐射,推广到邻近的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也将和广西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把广西打造成中国南方地区食用豆研发、示范与交流中心(基地)。

据悉,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玉米食用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技术”列为主推技术,并将广西作为南方地区研发中心的试验点,食用豆复合种植模式在广西率先取得成功和显著成效。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AI眼镜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态势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AI眼镜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从最初的视觉辅助逐步拓展至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数字文旅等领域。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