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醉机行业概述
1、定义及分类
麻醉机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药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它在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控制患者的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麻醉机分类方式多样,按照功能和结构分,可分为全能型、普及型、轻便型;按流量高低分为高流量和低流量;按驱动控制方式分,分为气动气控、气动电控和电动电控。
2、主要组成
麻醉机主要由供气系统、流量控制系统、麻醉蒸发器、麻醉通气系统以及麻醉废气清除系统等关键部分组成。
二、麻醉机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麻醉机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管路、计量仪表、软件开发、显示系统等;中游为麻醉剂的制造,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负责将上游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软件等进行设计、研发、生产、组装,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麻醉机产品;下游方面,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是麻醉机的主要应用场所。
2、下游
麻醉机是手术室和ICU的重要设备,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及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设备。近年来我国医院数量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年末全国共有医院3.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麻醉机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麻醉机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
随着全球外科手术数量不断上升,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病例的增加,导致各种外科手术干预的需求激增,从而推动了对麻醉机的需求。从全球市场维度来看,近年来全球麻醉机市场规模整体上呈现出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麻醉机市场规模约为10亿美元。
2、中国
1)市场规模
麻醉机是手术麻醉的重要设备,是麻醉师的重要工具之一,已成为我国手术室必备的常规医疗设备。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麻醉机相关企业也正加速研发高端麻醉设备,逐步走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麻醉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麻醉机市场规模达到16亿元左右,2018-2024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0.06%。
2)细分市场——挥发罐
现代麻醉机集成了麻醉挥发罐、呼吸机及监控设备,均配备先进的电子及计算机控制系统,以提高复杂医疗程序中麻醉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挥发罐是麻醉机的关键部件,用于将液体麻醉剂转化为蒸汽。中国麻醉挥发罐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00.5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170.2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
四、麻醉机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份额
2024年国内麻醉机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迈瑞医疗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到45.14%,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德尔格医疗和通用电气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各自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此外,其他品牌共同瓜分剩余的市场份额,但相对较为分散,这说明迈瑞医疗、德尔格医疗和通用电气三家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较为稳固,而其他品牌则需要进一步努力来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整体来看,国内麻醉机市场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行业集中度较高。
2、重点企业
迈瑞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监护仪、麻醉机、除颤仪等产品稳居国内市场第一。公司先后于2006年推出WATO系列开始布局中低端麻醉市场、2013年推出亚洲第一台具备全电子流量计的高端麻醉机A7、2021年推出超高端麻醉系统A9,持续丰富的产品线已实现全定位覆盖,技术水平达全球领先,销量稳健增长,2024年达2.4万台,2015-2024年的CAGR超20%。
五、麻醉机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临床麻醉的关键设备,智能化是麻醉机发展的核心方向。面对年轻麻醉医生日均超 1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智能化技术可通过多模态数据整合与高效算法,为繁重的临床工作提供辅助支持。针对新生儿、百岁以上老人乃至宫内胎儿等全生命周期患者的个性化麻醉方案,需实现“医生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变,减少人为疲劳导致的误差,提升麻醉精准度。未来麻醉机应通过智能化设计,结合生物传感器反馈的麻醉深度数据,提供精准给药方案,在保障麻醉安全的同时,减少高剂量麻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国家对于麻醉科建设的重视,正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诊疗过程的舒适无痛,围术期安全麻醉、舒适麻醉越来越成为未来大力倡导的理念,麻醉机市场前景广阔。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麻醉机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麻醉机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