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进入快速扩张期 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4月21日,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透露,202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预计可达万亿元。

黄平说,我国在核技术应用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体系,涵盖医用同位素、加速器、放射源、核仪器装备、辐照应用及特色核医疗等近40个细分领域,已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据测算,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从2015年的3000亿元,到2022年已接近7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2024年,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围绕核技术在医学诊疗、农业育种、食品加工、材料改性、安检安保等重点方向或领域的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已进入快速扩张期,预计2025年可达万亿级别市场规模,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黄平介绍,近年来,国家原子能机构采取多项措施,瞄准瓶颈短板组织开展科研攻关任务,推动核技术应用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游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辐照灭菌技术将医疗防护用品灭菌周期从7—14天缩减到1天以内,有效保障医用防护服应急供应;在同位素生产方面,高比活度医用钴-60源实现了国产化,碳-14辐照靶件首次实现批量生产,加速实现放射性同位素自主供应;在核医疗领域,首台国产重离子癌症治疗示范装置投入临床应用,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进入临床验证,多款放射性药物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此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来自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以及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代表参会。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10年间各一级指标均保持增长态势 创新供给水平逐年提升

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产出指数年均增长12%,创新供给水平逐年提升;2023年创新协同指数年均增速最快,达到19.2%,政产学研协同程度不断提高。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