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素醚行业概况
纤维素醚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碱化、醚化反应、后处理等一系列化学及物理过程,生成的一系列纤维素衍生物的总称,是纤维素分子链上羟基被醚基团部分或全部取代后形成的产品。根据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纤维素醚可以分为建材级(市场亦称之为“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和日化级等。
二、纤维素醚行业政策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国家重视推广节能环保建材和预拌砂浆等新型建筑材料,强调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建材级纤维素醚作为高性能外加剂,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保水性、粘稠度,具有节能、环保效用,符合上述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
三、纤维素醚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纤维素醚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棉短绒、溶解浆与化学试剂等,棉短绒是棉花加工后的副产品,化学试剂包括碱液(氢氧化钠等)、醚化剂(氯甲烷、环氧乙烷等)、催化剂等。中游为纤维素醚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广泛应用于建材、医药、食品、日化、造纸、纺织等领域。
2、全国溶解浆生产现状
溶解浆,作为一种关键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经过多样化的生产工艺处理后,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纤维素醚作为溶解浆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产品包括螯合剂、洗涤剂、墙体腻子粉、食品添加剂等。2024年,全球纤维素醚用溶解浆的消耗量约70万吨,占全球总溶解浆消耗量的8.86%,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16.67%。2024年我国溶解浆产量为105万吨,同比增长61.5%。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纤维素醚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四、纤维素醚行业发展现状
1、供需现状
纤维素醚的应用覆盖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相关产业整体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对纤维素醚的消费需求随之增加。据统计,2024年我国纤维素醚产量为68.88万吨,需求量为52.45万吨。
2、进出口现状
2024年我国纤维素醚进口量为1.59万吨,出口量为18.0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8.66%与18.02%。2018-2024年我国纤维素醚进口量呈先曾后减态势,出口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国内纤维素醚行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向海外释放产能,抢占国际市场。
从我国纤维素醚出口目的地出口量分布来看,出口量排前五的地区分别是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巴西与泰国,其中出口印度数量为2.48万吨,位居第一,出口占比13.74%,其他四个地区出口量合计占比28.89%。
五、纤维素醚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我国纤维素醚行业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执法力度加大,高标准的环保技术和措施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形成较高的资金门槛。资金实力不足、环保投入较低的小型企业,很可能因无法满足环保监管要求而减产或关停。由此,国内纤维素醚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具备技术、资质、资金、人才、规模等综合优势的大企业聚集,行业呈现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六、纤维素醚行业发展方向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纤维素醚企业在应用技术领域方面的研究不足,针对下游客户特定需求生产的个性化产品少,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难以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削弱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市场推广应用。加大纤维素醚应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应用技术水平,将是国内纤维素醚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随着下游客户对于纤维素醚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拥有较强产品质量的企业的利润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低端市场则竞争较为激烈,竞争的企业数量庞大且技术水平较弱、资质完备程度较低,故利润水平相对较低。未来纤维素醚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资金实力较强、产品质量优异的业内优质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纤维素醚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纤维素醚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