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概况
垃圾焚烧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高温燃烧过程将垃圾中的可燃物质彻底氧化,转化为无害且稳定的灰渣。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垃圾的有效减量,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回收焚烧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可以用于居民取暖、电力生产等领域,大幅提升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与其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相比,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垃圾处理技术,具有以下目的和重要性。
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政策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起步较晚,历经初步阶段的大力推广和投资建设,到发展阶段的规范行业管理与技术升级,再到现状阶段的环保标准提高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发展历程。初步阶段的政策重点在于推广包括焚烧发电在内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并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随着行业的发展,政策开始更加注重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规范管理,倡导采用焚烧发电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式。此外,国家制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补贴、财税及其他鼓励政策与规范文件,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垃圾焚烧发电是当前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垃圾焚烧发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形式。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上游包括垃圾清运与设备制造,中游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下游包括垃圾发电项目运营,由政府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2、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与无害化处理量
垃圾处理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都大幅度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政策也不断推进且深入人心。虽然国内生活垃圾清运量在增长,但是无害化处理率同样也在持续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54亿吨,无害化处理量达到2.54亿吨,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8%。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1、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由于无害化处理效果好,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装机容量达到2738万千瓦,发电量约为1453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分布与资源量关联度高,多处于沿海地区。
2、垃圾发电厂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垃圾发电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1年新建投产222座,达到高峰,垃圾发电厂总数量为800座。截至2024年,我国垃圾发电厂建设总数为1064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状差异较大。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总设计处理能力、总发电功率3个方面,东部地区占比最高。
3、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市场规模
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2021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随着相关政策出台,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将逐渐回温,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30亿元。
五、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竞争现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行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企业性质主要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构成,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的企业中有较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则主要以BOT等特许经营的方式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技术顾问业务。随着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设备的不断研发和创新,国内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率较低,对垃圾焚烧技术和装备需求旺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趋势
焚烧发电现作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垃圾围城”问题,而且还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优化我国现有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战略。未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会继续向前发展,技术水平不断优化提升,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在我国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