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人叉车行业概况
无人叉车又称叉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工业车辆机器人,它融合了叉车技术和AGV技术,与普通AGV相比,它除了能完成点对点的物料搬运之外,更能实现多个生产环节对接的物流运输,不仅擅长高位仓库、库外收货区、产线转运三大场景,而且在重载、特殊搬运等场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类方式主要有按导航方式、按驱动方式与按叉车类型进行分类。
二、无人叉车行业政策
在《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等一系列政策引导与推动下,我国无人叉车技术向更加创新、环保的方向迈进,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速产品升级迭代。
三、无人叉车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从无人叉车行业产业链上游来看,零部件制造商是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占据了机器人产品中的绝大多数成本,主要零部件包括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与传感器等。产业链中游为无人叉车行业制造商与集成商。下游主要应用于仓储物流、工业制造等领域。随着无人叉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2、下游市场结构
2023年,无人叉车在锂电行业应用居多,占比为21.03%,其次是光伏行业,占比为19.37%;汽车汽配行业占比为12.58%;泛电子行业占比为10.8%;一般制造业/纺织行业占比为9.46%:供应链/三方物流占比为8.40%,工程机械/重工行业占比为5.58%;能源化工行业占比为4.50%;其他行业占比为8.01%。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无人叉车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四、无人叉车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销售现状
根据统计,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约为30700台,同比增长46.19%。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无人叉车市场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2、中国市场销售现状
现阶段国内无人叉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为市场规模基数小、增长速度快、市场空间庞大,客户需求多样化。据统计,2023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为19500台,同比增长46.62%,销售额为42.9亿元,同比增长23.70%。
3、产品销量结构
从应用产品的功能类型来看,托盘式无人叉车销售数量最多,占比约为39.54%,其次是堆垛式无人叉车,占比为29.60%;前移式无人叉车占比为14.67%;平衡重式无人叉车占比为7.65%;其他定制类产品占比为8.64%。
五、无人叉车行业竞争格局
作为移动机器人领域最热门的品类之一,近两年,无人叉车市场正在逐步迈入快速发展期,我国无人叉车制造商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包括专业的无人叉车厂商、AGV/AMR厂商到物流集成商、传统叉车制造商等,入局者不断增多,尤其是一些头部的又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布局。目前我国无人叉车行业领先企业主要包括劢微机器人、国自机器人、井松智能、联核科技与极智嘉等。
六、无人叉车行业发展趋势
1、大型化和高速化
大型化是指设备的能力、规模等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大。高速化是指设备的运转、运行、识别、运算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载重和举升和运行速度方面也会有所升级。
2、实用化和轻型化
考虑到无人叉车通常在复杂的场景运用,工作也是按照生产线节拍来定的,应该容易操作、维护,具有无故障性、耐久性经济适用性,以及高安全性、环保性和可靠性。未来的无人叉车结构将会更加简化、性能和结构方面也会得到优化。
3、专用化和标准化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无人叉车的种类将更加多样,搬运活动也会系统化、快速化,今后无人叉车厂家会更加注重标准化。
4、成套化和系统化
只有当组成生产系统的设备成套匹配时,生产流程才更经济有效。在叉车AGV基础上,通过其中央控制系统与MES、ERP、RFID等其他系统无缝对接,协调配合,发挥出整个生产流程的较大效益。为此,成套化和系统化是未来智能无人叉车的发展趋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无人叉车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无人叉车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