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大闸蟹行业供需、养殖技术及价格分析【图】

  一、大闸蟹行业供需分析
  大闸蟹,肉质鲜嫩,味美,黄多脂肥,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每年秋季,都是螃蟹最为新鲜肥美的季节,所谓无蟹不欢,无蟹不成秋。
  1、供给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我国每年大闸蟹总产量基本维持在80万吨,产业规模2016年为648亿元,2017年约为778亿元,年增速约20%,2018年有望达到970-1000亿元。产地上,南方较为集中,南北产量比约为8:2。
2016年我国主要省份大闸蟹产量统计
-
河蟹产量:吨
北京
6
-
-
天津
1104
河北
3611
山西
48
内蒙古
505
辽宁
83004
吉林
1739
黑龙江
5924
上海
9253
江苏
354006
浙江
7634
安徽
107414
福建
1315
江西
19649
山东
16210
河南
2791
湖北
179436
湖南
6529
广东
6904
广西
589
重庆
494
四川
516
贵州
775
云南
157
陕西
98
甘肃
36
青海
167
宁夏
1080
新疆
1109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大闸蟹的十大产区中,固城湖、洪泽湖、太湖、高邮湖、阳澄湖产区都在江苏,江苏总产量约占全国的44%。除江苏外,南方地区中湖北、安徽也分布有大闸蟹的重要产区,例如湖北的梁子湖、武昌湖产区和安徽的五河产区等。北方的蟹产量占比较小,主要产蟹区有辽宁盘锦、山东黄河口等。
全国大闸蟹主要产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需求
  大闸蟹假期消费旺盛,季节性特征显著。大闸蟹一般在九月下旬成熟、进入捕捞季,正逢国内“金九银十”的中秋节、国庆节假期。作为假期走亲访友送礼的佳品之一,大闸蟹的销量往往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的到来出现阶段性爆发,且近年来呈现中秋节需求提升更快的现象。随着生鲜冷链物流网络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大闸蟹的消费地区也从原来的接近原产地的华东地区扩大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但用作节日赠礼的情况仍较多。
中秋节线上消费者最爱购买大闸蟹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大闸蟹养殖分析
  1、大闸蟹的养殖周期
  大闸蟹的养殖从胚胎到成蟹要经历两年时间。从受精卵孵化到蟹苗发育完成需要2个月左右,蟹苗入塘后大概1个月成长为幼蟹,再经过5-6个月的时间从幼蟹培育成蟹种。经过挑选的优良蟹种被运送到各地进行成蟹培育,大约在第二年2月左右投放蟹种,经过5-6个月,蟹壳由黄变绿生长为成蟹。9月下旬逐渐成熟,进入捕捞季。
大闸蟹的养殖过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生长周期长的特点会间接影响到大闸蟹产量和价格。除了当年的大闸蟹产量和价格与上一年蟹苗的产量和价格有关之外,大闸蟹一般在中秋左右上市,部分商家会采取预售的模式,在大闸蟹正式上市前20天左右开放预订,从而提前锁定买家、收回部分成本。实际销售时,大闸蟹的规格、口感等也有可能由于后期生长过程中的天气而受到影响。
  各产区受到不同的生态政策、污染事件等影响,2018年的养殖情况有所不同。在江苏,由于渔业转型升级,全省十大湖泊网围面积由2008年的140万亩压缩到目前的80万亩,也使得大闸蟹养殖面积不断减少。其中最受欢迎的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从2017年起减少到1.6万亩,2018年总产量预计为1600吨,较去年的1500吨略有增加。
  2、大闸蟹的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提升,但标准化难题、原产地认证难题仍然存在2018年超过8成的阳澄湖养殖户都使用了增氧技术。大闸蟹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但遇到低气压和缺氧等情况,会直接影响大闸蟹的生长,如果高温季节严重缺氧,大闸蟹很容易死亡。据了解2018年超8成的阳澄湖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增氧设施,此举不但可以提高大闸蟹的成活率,而且有利于增加产量。
  针对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行业和下游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目前,大闸蟹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行业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市场批发阶段,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在制约大闸蟹产业的发展。2018年8月底全国首个大闸蟹团体标准《中华绒螯蟹商品蟹标准》正式出台,以体重、感官指标、可食率、肥满度、安全卫生指标等作为参考标准,将大闸蟹分为五个等级。通过标准化,用品牌与等级进行划分,方便消费者将品质和价格进行对应。
  三、大闸蟹的价格分析
  从江苏省兴化市水产局发布的河蟹综合价格指数来看,过去三年中,大闸蟹的批发价格有显著波动。具体来说,以15年为基准,16年同期蟹价有所上升,17年同期则有所下降。根据水产局的分析,2016年兴化蟹价格同比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河蟹亩投种量下降,加上天气因素和河蟹病害影响,河蟹单产减少,而同期的市场需求扩大,河蟹市场供不应求,推动了价格的高涨。
  2017年蟹价格下跌的原因有:上市前后的恶劣天气使得河蟹成熟期推迟,上市初期的河蟹质量不佳,影响了开市价格;受养殖户和商家的心理影响,积货到中秋国庆假期期间的河蟹市场期望价高,货量大反而导致价格下跌;除“阳澄湖”外的其他产地大闸蟹知名度提高,消费者减少了对单一品牌的盲目追求,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2015-2017年河蟹综合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大闸蟹行业渠道分析
  大闸蟹配送难度极高,是评判物流公司配送能力的重要标准。之前顺丰“一家独大”,垄断了阳澄湖将近90%的大闸蟹配送,但随着京东和阿里的强势进入,大闸蟹市场变成了“三国厮杀”。物流运输一直是生鲜电商发展的难点,在大闸蟹运输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只有冷链物流水平领先的玩家,才有能力在大闸蟹市场上角逐。
  目前,大闸蟹正在成为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争夺势力范围的新对象。在过去的几年,生鲜电商已初步完成对市场的教育,线上买大闸蟹已经成为用户的首选渠道。
  阳澄湖大闸蟹逐渐由电商“包场”,龙头物流公司深度参与生产、供应环节。相比我国大闸蟹全年总产量为80万吨,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年的产量一般在2000吨左右,2017年甚至出现了大幅的产量下滑,仅为1200吨左右。不同于一般生鲜多在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这2000吨阳澄湖大闸蟹有超过一半都是通过电商出售的。
  据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统计,市场上70%的阳澄湖大闸蟹都经由天猫、京东等生鲜电商销售。而阳澄湖大闸蟹大半被电商包养的现状,也对大闸蟹的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电商、物流公司深入大闸蟹的生产环节,直接把控生产和供应的全流程,保证大闸蟹的品质。阳澄大闸蟹基于其自身的品牌效应,线上渗透率超过70%。但是更多的大闸蟹品牌线上渗透率仍然不高,还在积极“触网”。2018年买购网站数据库共收录大闸蟹网店77家,其中小品牌网店的网店占总比最多,达到33家。
2018年大闸蟹网店品牌店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大闸蟹的消费特征
  1、区域性
  华东地区的大闸蟹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各地对不同大闸蟹品种的消费偏好有所不同。2018年7月在苏州举行的中国螃蟹交易平台发布会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大闸蟹需求已相对饱和与平稳,其中浙江地区消费以公蟹为主,春节期间需求上升明显;珠三角地区除广州外,消费以母蟹为主;北京及东北地区消费以母蟹为主,中秋档期较其他时间需求提升非常明显。除此之外,西北与西南地区以节假日和中秋消费为主,随着冷链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距离产地较远的该地区对大闸蟹的消费逐渐常态化,但由于供应链不够完善,潜在客群挖掘有待提升。
2017年我国大闸蟹的消费区域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消费人群
  80后、90后逐渐成为大闸蟹的消费主体并且女性消费者为主。京东大数据显示,在购买大闸蟹的人群中,女性消费者的占比要高于京东全站的比例,其中80后和90后的比例高达74%。2017年,购买大闸蟹的已婚用户占比达到了86%。而在螃蟹产地上,在11大湖区中,阳澄湖、洪湖、洪泽湖是女性偏爱购买的大闸蟹湖区。
  六、大闸蟹行业存在的问题
  1、各大湖区的大闸蟹品牌虽然在大型商场、超市均有设点销售,但其中高端蟹销售量较少,而节假日中低端销售量异常火爆。在现有的批发渠道中,农贸市场以低端供应为主,内陆地区的农贸市场货源供应无法常态化。
  2、餐饮企业由于国家对三公经费的严格控制,近年来大闸蟹在餐饮渠道的销量逐渐减少。沿海地区主推大闸蟹作为时令食材的趋势减弱,反面,内陆地区却面临着货源紧张的问题。
  3、假货横行。据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原产地防伪标识由国家地理产品标识办公室统一发放,每家蟹农每亩养殖基地可领大约300个,每家经销公司需根据收购数量领取锁扣。在开捕之前,市面上是没有防伪标识的,因此在9月21日前售卖的都不属于官方认可的阳澄湖大闸蟹。据统计,2017年市场上宣称为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额约为300亿元,占所有品牌大闸蟹销售总额的40%,然而同期阳澄湖大闸蟹的真实产量只有1500吨,市值约为3亿元。据此推算,将近99%的“阳澄湖大闸蟹”并非正品。
本文采编:CY237
下一篇

2017年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现状、面临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2013年至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概念企业从287家已经增长到874家,2017年同比增长35%。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