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防行业的概述
安防行业是随着现代社会安全需求应运而生的产业。可以说,社会只要还有犯罪和不安定因素存在,安防行业就会存在并发展。事实证明,社会犯罪率往往并不因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而减少。欧美等发达国家,如果没有建立在高科技技防基础之上的安全防范系统,其社会犯罪率可能会比现在要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风”,其实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个行业既然诞生了,就不会消亡。而目前安防市场设备需求的涨势仍为增长幅度最快的市场之一。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安防行业市场现状
伴随着大安防时代的到来,安防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得到增加。未来几年,“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建设”、“智慧城市”等将成为各级政府的长期任务。受益于此,中国安防行业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2017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6480 亿元,同比增长2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视频监控占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四成,是安防领域竞争的主战场。2017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空间约425亿美元,增速11.5%,其中视频监控产品为168亿美元。以区域划分,国内视频监控市场占全球约四成。根据中国报告大厅数据,2010年至2017年,我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从265亿元增长至1142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安防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安防行业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偏小、经营管理方式较落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部分关键技术产品依赖进口,行业管理较为薄弱、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问题。从安防系统应用来看,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安防各子系统相互独立、缺乏联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建设独立的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和防范报警系统,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如何将这些系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高效发挥预警联防的作用,成为新的关注点。
二是安防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构建强大的安防系统集成平台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标准不统一,包括设备接口和安防集成平台的开发,都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作指导。
三是用户市场存在后端应用深化、智能化提升的需求。随着视频监控规模的扩张,海量视频数据将严重制约客户针对特定事件的响应速度及处理效率,同时也造成视频大数据的价值浪费。因此,亟需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智能分析,建设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的应急防御指挥系统,解决治安、防灾等问题,实现“被动查询”到“主动防护”的根本性转变。
四是安防系统可扩展性较差。前期视频监控注重前端基础设备布设,存在明显的数据烟冲、扩展性差等问题,随着平安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各级部门、社会资源的视频监控资源联网需求的日益提升,后端架构亟待更新,以满足视频监控资源的互通性、可扩展性基本要求,且对平台的稳定性、开放性、存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是同质化竞争现象日益凸显。前期项目建设未考虑各行业客户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业务的增值性较差;同时没有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帮助客户实现应用服务升级,从而出现同质化解决方案与多样化客户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安防行业发展趋势
前端化。随着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许多厂商推出了智能IPC、智能DVR和智能NVR,将一些简单通用的智能移植到前端设备中。未来将有更多的复杂专用的智能算法在前端设备中实现。在前端设备上实现的优势在于组网灵活,延时低,成本低,也减
轻了一部分后端分析的压力,为大规模部署提供了可能。
云端化。已有的智能化产品大多是将多种智能功能固化在某一类硬件中,每台硬件设备提供一种或有限的几种智能化服务。未来,硬件资源的概念将逐步淡化,智能化以服务模块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云端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功能、路数等)提供服务,实现资源按需分配,最
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平台化。每个安防厂商在推进自己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时,都越来越多地需要对软件平台极其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整合,这个整合方案的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其标准也越来越趋于统一。未来几年安防监控的应用类型也越来越清晰,其技术标准,开发接口等将越来越趋于统一。大厂商制定标准,小厂商兼容标准的合理产业模式将逐渐形成,有实力的安防厂商推
出自己有主导力的解决方案平台,是安防企业发展道路中必须要考虑的课题。
行业化。智能化解决的是行业客户在业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智能化需要往行业化方向进一步深化。首先智能化厂家要从行业出发,定位目标行业和细分市场,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具体行业中深入业务应用、业务流程等,剖析行业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最后,
结合自身的技术积累,为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本文采编:CY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