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突破!“AI芯”国产替代进行时

近日,国内互联网公司最新研发的面向人工智能的PPU芯片,其各项主要参数指标均超越了A800,与H20相当。种种迹象表明,2025年,国产AI芯片领域正呈现多维突破!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机遇吧?

资讯21

双轮驱动,国产AI芯片突围

国产AI芯片的突围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国内厂商积极自研芯片。

此前,国内互联网大厂陆续推出“含光”系列AI芯片、“倚天”系列通用服务器CPU、以及企业级SSD主控芯片镇岳510等。在前述报道当中,央视介绍了多个国产AI芯片品牌的已签约或拟签约情况。其中,已签约项目共计1747台设备、22832张算力卡,总算力达3479P

二是大模型与算力协同演进。

一方面,比如近期发布的DeepSeek-V3.1大模型,其采用的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就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而设计的。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主流GPU企业已为互联网、运营商等客户提供替代方案,并表示均完成了对DeepSeek的适配。

据机构分析,中国AI算力芯片市场规模近500亿美元。而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国际龙头对华特供芯片实际销售几近停滞,国内互联网厂商等核心客户对国产芯片需求迫切。未来,伴随大模型与国产算力产品协同发展,算力芯片国产化比例有望持续提升,相关产业链体系有望从中受益。

行业景气度共振

国产AI的蓬勃发展为整个芯片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2025年上半年产能与业绩双双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产能与出口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份,我国集成电路产量2945.5亿块,同比增长10.4%;据海关统计,17月份,我国集成电路出口7784.50亿元,同比增长21.8%

上市公司业绩强劲

半导体板块企业交出的“成绩单”同样亮眼。截至831日,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H30184.CSI84只成份股全部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超过8成公司(72家)营收同比增长,超6成公司(5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2家增幅超过100%

行业高景气或延续

晶圆代工厂的业绩表现与产能利用率,往往被视为芯片行业景气度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上半年,代工、封测环节的龙头企业业绩增长,并陆续释放乐观预期。机构进一步分析称,部分厂家订单需求展望乐观,验证半导体高景气延续。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应用市场分析、企业案例分析、前景趋势预测与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