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概况
工业机器视觉是指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通过机器视觉产品代替人眼捕获并处理分析图像,根据输出的结果为设备执行其功能提供操作指引的硬件和软件算法的组合。在多样化的工业制造中,汽车制造一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既是我国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我国汽车制造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作为工艺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持技术之一,汽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也经历了从“国外垄断”到“国产替代”的发展历程。汽车产品相比于消费电子、光伏、锂电等其他工业产品,具有复杂性更高、对安全和质量的设计标准更为严苛等特点,具体体现如下:
二、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机器视觉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汽车制造领域,不仅明确了具体应用场景,还制定了包括产业引导、技术标准、人才培养、财税优惠等全方位的支持措施,充分彰显了该领域在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三、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产业链上游行业系提供相机、镜头、DLP、激光器等各类器件的硬件厂家,由于汽车制造领域对设备性能及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国内企业早期产品主要使用进口器件。自2021年开始陆续引入国产器件品牌并帮助其进行性能迭代,经过多年努力,带动和培育了上游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实现了关键器件国产化的同时也让自身供应链变得安全可控。下游汽车制造领域是国家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典型行业。
2、全国汽车产销量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为中国机器视觉企业创造了双重发展机遇。首先,以比亚迪、奇瑞、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加速海外产能布局,其智能制造装备的配套需求为本土视觉企业提供了天然的出海通道。其次,国际车企正加速在欧亚非及北美等地布局新能源产能,催生了对高性能、高可靠性机器视觉设备的旺盛需求。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汽车产量为3128.2万辆,同比增长3.7%,销量为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四、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现状
1、工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随着工业机器视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国工业领域机器视觉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83.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0%。未来,机器视觉作为工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将在工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2、汽车制造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9.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5.2%。未来,在我国汽车制造产线工艺进一步升级、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和机器视觉技术不断创新的驱动下,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3、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在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场中,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占据较大份额。中国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3%。
4、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渗透率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的渗透率得到快速提升,以国内汽车整车制造为例,据统计,2020年机器视觉产品的渗透率仅有8.6%,2024年已提升至18.1%,近五年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
五、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市场长期被国际龙头垄断这一格局的形成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市场换技术”模式引入大众、通用等外资品牌,这些车企将其在海外合作的国外设备供应商也同步引入。另一方面,汽车产品系统复杂、安全质量设计标准高,对制造过程所使用的设备提出精确无误、稳定可靠、高效灵活等严苛要求,国产机器视觉设备进入汽车制造行业面临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准入周期长等多重壁垒。2024年易思维在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市占率为13.7%,位居第一。
在垄断封闭的产业环境下,我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应用长期处于产品价格高昂、技术服务有限、应用创新缓慢的困境,汽车制造企业迫切期盼可打破上述困局的机器视觉供应商出现。易思维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匹配行业需求的产品、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先后攻克了技术、产品、准入的瓶颈,成功突破境外企业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成为汽车制造领域国产机器视觉企业的先行者与领航者。2024年我国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的国产化率为31.7%,其中22.5%来自易思维,其余9.2%来自其他国产企业,
六、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制造工艺发展驱动机器视觉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汽车制造行业核心发展趋势,未来汽车制造将由机器人主导生产流程,覆盖焊接、装配、喷涂、质检等环节,实现无人化生产;将由数据驱动制造,通过数字孪生实现虚拟与物理世界的实时映射,进而优化工艺、实现预测性维护;将由人工智能赋能决策,使生产系统具备自学习能力,如动态调整参数等。机器视觉是上述趋势落地的核心技术之一,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应用场景,通过实时感知与决策闭环,助力汽车产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更广泛发挥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扩展柔性等核心价值。
2、机器视觉技术水平进步推动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未来机器视觉将实现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和更全面的场景感知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线自动化水平。传感器技术的提升使机器能够更加准确和灵敏地捕捉和解析图像信息。深度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的进步也将使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具备更强的学习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和任务的需求进行智能调整和优化,实现更全面的场景感知。在技术提升的驱动下,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也将在汽车制造的更多细分领域得到应用,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