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概述
特殊空间机器人主要用于在密闭、封闭或危险环境(如易燃、易爆、有毒、极高或极低温度、高压或腐蚀性环境)中开展检查、维护、清洁及修复等工作。此类机器人能够有效降低人类在这些环境中面临的风险,同时提高操作的效率与质量。按照应用场景划分,特殊空间机器人可分为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节点及其他特殊空间机器人两大类,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是指专门应用于各类管网内部特殊空间的特种机器人,主要用于执行检查、维护、清洁、修复等任务。
二、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来推动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发展,如《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三、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现状
1、特殊空间机器人市场规模
全球及中国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特殊空间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0亿美元,中国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2024年规模约7亿美元,整体呈增长态势,展现出良好发展趋势。
2、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市场规模
近几年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市场规模迅速扩容,2024年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7%。随着全球各国政府在管道检测、维护和升级方面的持续投入增加,以及智能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25年其全球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18.2亿美元。
四、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上游包括车载摄像头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锂离子电池、控制板、传感器、密封材料等核心部件;中游为研发与生产制造环节,企业将上游提供的零部件进行集成,开发包含硬件与软件的综合技术系统,打造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专业解决方案;下游主要面向市政水务运营商、政府管道管理机构、综合管廊运营商、水污染治理机构、能源或化工企业、建筑或维护承包商等。
2、上游
传感器是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传感器用于感知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如距离、速度和温度等,为机器人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从2016年的1419.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424.8亿元。
五、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重点企业
深圳市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作为中国领先的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提供商,提供涵盖机器人及AI平台、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及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闭环、全生命周期的管网特殊空间运维解决方案,涵盖排水管道、中水管道、供水管道、原水管道、海水管道、供热管道及燃气管道等管网特殊空间以及水厂及泵站等管网关键节点特殊空间。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个月,公司的营业收入为0.62亿元,净利润为1004.6万元。
六、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1、AI技术深度整合
AI算法将使机器人更智能地识别管网问题,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管道内部的缺陷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还能分析大数据预测管网故障风险,实现预防性维护。此外,深度AI整合正推动机器人向全自动“机器智能体”发展,精密的AI算法可实现自动作业及持续学习,而跨任务泛化允许机器人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知识,增强多功能性。
2、多功能一体化
未来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将朝着多功能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备检测功能,还能在检测过程中同步完成简单的修复工作,如清除管道内的淤积物、修复小型裂缝等。
3、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性能上的不断提升,国产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在市场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