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概况
海上风电基础是海上风电关键结构之一,为海上风机提供支撑,可靠使用寿命要求在20年以上。风电机组基础型式依据其受力特性被划分为桩基础、浅基础和柔性基础等3大类,涵盖了单桩、高桩承台、多脚架式和导管架等桩基础,重力式和吸力筒等浅基础,以及半潜式、立柱式、张力腿式和驳船式等柔性基础。不同风机基础型式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环境而各具优势与局限,其优缺点对比如下:
二、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为原材料与基础设备供应商,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法兰、紧固件、海缆、防腐材料、焊接材料等,相关设备包括焊接设备、电气设备等。中游为基础结构制造、运输与安装环节。产业链下游包括风电场开发商、风电场运营商、电网公司以及基础结构的运营与维护服务。
2、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板块之一。随着能源政策持续倾斜、技术成本不断下降以及绿色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全球风电市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新增装机量来看,全球风电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GW,其中海上风电新增8GW,陆上风电新增109GW。
3、中厚板价格走势
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主要原材料是中厚钢板。2020-2024年我国中厚板的平均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2020年中厚板的平均价格为3972元/吨,主要反映疫情的影响以及下游需求恢复不均衡。2021年在全球大宗商品通胀叠加国内基建投资强劲的推动下,平均价格大幅上涨至5450元/吨,同比增长37.2%。然而,2022年由于房地产行业需求减弱以及成本压力缓解导致下降13.4%至4720元/吨。2023年出现温和反弹,平均价格上升1.8%至4803元/吨。2024年平均价格下降至3837元/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逐渐崭露头角。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能资源丰富、风速更稳定以及对陆地资源的占用更少等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投资。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是海上风电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规模为219亿元,同比下降13.1%。
2、全球海上风电基础机构细分市场规模
其中单桩基础作为目前全球应用最广、市场占比最高的基础形式,在市场发展中具有关键地位,并属于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的核心装备。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球单桩基础市场规模为159亿元,同比下降14.05%,其他基础结构市场规模为60亿元,同比下降10.45%。
3、欧洲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现状
欧洲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随着欧盟绿色新政的持续推进,海上风电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抓手。据统计,截至2024年欧洲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规模为96亿元,2020-2024年CAGR为4.3%。随着多个大型项目集中开工、深远海风电逐步推进、浮式风电商业化加速,以及各国政策激励落地,市场将进入爆发式扩张阶段。
2023-2025年,欧洲的漂浮式正式进入前商业化部署阶段,法国、英国等相继启动浮式海上风电招标项目,浮式风电迈入实质性建设周期。展望未来,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商业化将加速,批量交付,平台设计与供应链体系逐步标准化与规模化。目前,欧洲是全球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的前沿市场,多个试点项目已完成并网或进建设阶段,据统计,截至2024年欧洲新增漂浮式风电装机量为25.2MW。漂浮式风电成为下一代深远海技术,推动漂浮式风电新增装机总量和相关基础结构需求的增长。
4、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深远海开发正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长极。《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商业化推进,为远离近海限制、满足更大功率机组部署提供了制度和技术支撑。据统计,我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9亿元,CAGR为12.8%。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和深远海风电开发提速,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在大机组普及和漂浮式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单桩等传统基础结构正加速向重型化升级,同时漂浮式基础等新型装备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四、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主要由大金重工、海力风电等企业占据领先地位。这些企业凭借技术实力、产能规模和项目经验,成为市场主导者。其中海力风电专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导管架等产品的制造,产品覆盖多种基础结构类型。而大金重工是亚太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供应商。随着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领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五、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趋势
1、产品向更大尺寸、更高强度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的技术持续迭代,产业结构和技术路径正呈现大型化和高可靠性趋势。风机功率不断提升,对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风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得单桩、海塔及基础结构向更高强度、更大尺寸发展。
2、漂浮式结构前景广阔
随着可开发近海资源逐步趋紧,海上风电正加速向深远海拓展,全世界接近80%的潜在海上风能资源中长期内位于深海地区。与固定基础相比,浮式结构对水深的适应性更强,且部署灵活,可在更广泛的地点进行大规模应用。浮式风电的主要成本降低途径包括设计优化、本地化供应链、模块化建设、标准化组件和规模经济,共同有助于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在此背景下,浮式技术有望逐步推进商业化,成为未来海上风电基础市场的关键方向。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