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 灰枣增收致富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一师阿拉尔市的红枣陆续进入采收期。一颗颗饱满红润的灰枣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光照资源,造就了当地红枣独特的品质风味。

“今年的枣子长得好,肉厚核小。”在一师十三团的枣园里,一师阿拉尔市叁颗枣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闫手捧刚采摘的红枣,言语中满是自豪,“我们合作社去年营收突破2500万元,联农带农超300户社员,户均年均增收2.2万元,灰枣销量常居抖音平台爆款榜首。”

今年是赵闫创业的第9个年头。2017年,她从澳大利亚回到一师十三团,与两个弟弟一起踏上种枣、卖枣的创业路。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地理区位,给十三团带来了物流成本高、运输周期长的先天难题;而农产品无品牌支撑、无标准化工厂、无电商人才的“三无”困境,让职工群众在产业发展中难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9年,赵闫联合多名红枣种植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单打独斗”的局面扭转为“抱团发展”,不断在红枣种植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合作社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红枣新品种,开展标准化种植;另一方面积极布局品牌与电商建设,注册“疆南姑娘”商标,培育同名品牌,并成立了疆南姑娘电商工作室,培养了30余名本土主播。一系列举措落地见效,合作社的产能与效益实现显著提升。

推动产业发展,种植是基础、销售是保障。在推动种植技术升级的同时,合作社通过建立仓储物流、发展电商、抱团销售等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为了解决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我们在阿拉尔市建立了产地仓,在西安建立了前置仓,两仓协同,把物流成本砍掉了近一半,时效提升了一倍。同时,我们把直播间直接搭在田间地头,砍掉所有中间环节,产地直连餐桌。”赵闫介绍道。

在发展基础产业的同时,合作社还着力挖掘产品文化内核,以创意赋能让“土特产”焕发新生机。印有手绘地标建筑的灰枣礼盒、承载军垦记忆的搪瓷杯、封装塔克拉玛干沙漠细沙的沙漏……每一件产品都成了可带走的“文化名片”,成功带动产品溢价提升30%。品牌升级的同时,合作社积极对接头部流量资源,和“东方甄选”“与辉同行”等知名主播团队建立合作关系,让“疆南好物”通过更大的流量池,走向全国各地。

“从红枣上市以来,我每天都要到枣园里组织货源,再到工厂进行加工。虽然忙了点儿,但看着职工群众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我比谁都开心。”赵闫称,“我们还将因地制宜,探索延伸产业链,培育‘红枣+’特色产业,串起一条‘甜蜜产业链’,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全球首个2000伏特光伏实证认证基地在文昌市揭牌,标志着我国在高电压等级光伏实证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3日从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光伏实证认证暨2000伏特光伏技术创新研讨会”获悉,此次会议期间,全球首个2000伏特光伏实证认证基地在文昌市揭牌,由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该基地具备全周期数据采集与系统化性能评估能力,标志着我国在高电压等级光伏实证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