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碎机械行业概述
1、定义
粉碎机械是应用机械力对固体物料进行粉碎作业,使之变为小块,细粒或粉末的机械,粉碎机械是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的总称,通常按排料粒度的大小作为区分:排料中粒度大于3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的称为破碎机械;小于3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的则称为粉磨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粉体工业发展进入到纳米级领域,对应粉碎设备的分类也将更加细化。
2、发展历程
粉碎机械发展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公元前,杵臼演变为脚踏碓,运用杠杆原理实现间歇粉碎;公元前四世纪出现公输班发明的畜力磨及辊碾,开启连续粉碎动作;公元200年后,杜预等研发水力驱动的连机水碓、水磨等,大幅提升效率。第二阶段在蒸汽机、电动机完善后,1806年蒸汽驱动辊式破碎机问世,后续颚式、旋回、冲击式破碎机及球磨机、棒磨机、自磨机等相继出现,满足不同破碎与粉磨需求。第三阶段聚焦超细粉碎,20世纪30-50年代立轴式中速磨煤机诞生,70年代大型旋回破碎机(5000t/h、2000mm)及胶体磨(<0.1μm)出现,90年代纳米技术推动超细粉碎技术进一步发展。
二、粉碎机械行业发展背景
重大技术装备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颁布的多项鼓励政策对粉碎机械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积极推动粉碎机械行业创新发展,鼓励创新成果转化,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粉碎机械行业产业链
粉碎机械行业上游主要为钢材、板材、轴承、电机等行业,其中钢材、板材等以钢铁制成的原材料占比较高,因此钢铁的价格变化对粉碎机械行业影响较高。下游行业主要为粉体应用和加工行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及化工、医药、环保固废处理、食品等领域。
四、粉碎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粉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更是新材料研发与制备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粉体制备与应用大国,也是粉碎机械的制造大国。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问世,粉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超细粉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粉碎设备的需求也持续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破碎筛分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02.5亿元,2018-2024年CAGR约为5.59%。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粉碎机械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五、粉碎机械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本土粉碎机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市场竞争格局呈现金字塔形的多层次竞争特点。概括来说,当前中国市场呈现出三级分化状态,即以占据技术与资本优势的外资品牌为第一梯队;以拥有技术优势的内资中高端品牌为第二梯队;以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内资低端品牌为第三梯队。整体来说,我国粉碎机械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具有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多层次竞争等特点。
六、粉碎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1、提高单机产量,减少单位产品能耗
随着市场对于超细粉体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大规模用量用户的增多和产品质量稳定要求的不断升高,对于大型设备的市场需求持续升高。大型设备也能够更为有效地适应于超细粉体加工逐步向更大规模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具备有单位产品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性优异以及管理便捷等众多优势。设备的大型化是提升单机产量,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另外,选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超细粉设备的研发同样也是提升粉碎效率、提高产量并且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的一种主流趋势。
2、提升产品细度、加强设备粉碎极限
当前市场上对于粒径在1μm以下的超微粉体加工设备与技术需求性越来越强。超微粉体将是未来在超细粉体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项发展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大量的高新技术与新型材料的生产研发均需要应用到超微粉体,例如在锂电池正负电池负极材料制造、环保建材的制造、生物医学材料制造、航空航天隐身材料研发等方面,粒径不足1μm的超细粉颗粒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因而未来我国便应进一步加强粉碎设备的细度极限,并大力加强与之相关的工业化经济分级设备和相关的配套技术手段。
3、产品细度与粒度分布的在线调控
这一方面的发展是超细粉碎生产线能够达到智能化控制最为关键的一项前提要求。现代超细粉体加工企业常常是依据市场对于超细粉体的需求来进行产品类型的生产调整,因而,便需要对相关的加工设备能够达到一定的调控与适应效果,并且要求自动调节工作状况能够规避人工调节的低精度与滞后性。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粉碎机械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粉碎机械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