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用管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图」

一、汽车用管件行业概述

汽车用管件即用于汽车制造中、具有特定合金成分和工艺要求的钢制空心管件,包括无缝、焊接、不锈钢管,应用于车身结构、流体输送、排气系统、安全防护等,如汽车减震器、转向柱、安全气囊等,需满足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及良好成型和连接性能。

管件的主要分类介绍

汽车用管件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相关企业提供了政策倾斜和补贴,推动行业向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适应新能源车辆的需求,推动了汽车用管件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汽车用管件行业相关政策

2、社会环境

我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未来发展趋势也非常明确。首先,从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3,144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尤为显著,达到1,287万辆,同比增长35.5%。此外,我国汽车出口市场表现强劲,2024年出口586万辆,同比增长19.3%,成为拉动汽车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9-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情况(万辆)

汽车用管件行业产业链

汽车用管件产业链上游涵盖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等原材料供应及生产设备、技术研发服务,其中钢材需满足高强度、轻量化要求,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管的应用。中游聚焦管件制造与加工,涉及炼钢、轧制、热处理、切割、焊接、弯曲等工艺,需严格把控尺寸精度、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下游直接对接汽车制造业,应用于制动、燃油、冷却、空调、电池热管理、电驱系统等场景,服务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

汽车用管件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汽车用管件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汽车钢管市场规模

目前电动化与智能化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趋势,在节能减排和排放法规趋严的背景下,轻量化需求将持续增长。钢管产品需在保证强度与安全性的基础上,不断降低自重。新材料(高强度钢、超薄壁钢管)与优化结构设计相结合,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以满足整车轻量化和性能提升的双重需求。据统计2024年全球汽车钢管市场规模约为106.19亿美元,2020-2024年CAGR约为2.63%。

2020-2024年全球汽车钢管市场规模情况

2、我国汽车钢管市场规模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促使汽车管件零部件行业也逐渐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国内企业逐渐加大在轻量化材料和高强度钢管技术的投入,推动着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钢管市场规模达到了31亿美元,2020-2024年CAGR约为3.4%。

2020-2024年我国汽车钢管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用管件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汽车用管件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现有的国产汽车零部件厂商多为二、三级供应商,以产品的优良性能和价格优势等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不高。我国汽车管件零部件市场规模中的头部企业主要包括宏亿精工、志达精密、永励精密、立万精工、中国宝武等。整体上国内市场集中度仍在逐步提升。

我国汽车用管件行业竞争格局

汽车用管件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用管件行业正随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浪潮加速变革,需求向高精度、轻量化、耐高压及环保材料倾斜,新能源汽车驱动管件在电池热管理、电驱系统冷却等场景应用扩展,智能化趋势催生液压管路与电子控制单元的集成化需求,同时轻量化要求推动铝合金、高强度钢等新材料应用及精密加工工艺升级,叠加环保法规趋严下可回收材料与绿色制造工艺的普及,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供应链区域化布局深化及定制化解决方案需求增长的发展态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汽车用管件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用管件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用管件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用管件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优势企业分析、发展前景预测、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