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概述
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是指再生或恢复关节软组织(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疗法及生物材料。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区别于传统的使用机械固定的医疗器械,利用了生物学及组织工程技术,旨在实现从修补到再生的转变,从而将重心由修补技术转移到再生疗法。
二、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关节、软骨和结缔组织等更容易受到损伤,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也相应增加,旺旺需要借助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来进行治疗和康复,以恢复组织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长期疗效。截至2024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2亿人。
三、全球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近年来,全球先进的生物材料及成熟的组织工程技术逐渐成熟,高纯度胶原提取技术、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技术及组织工程软骨等创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临床实践,大大提升了软组织损伤、软骨缺损及肌腱退化的愈合潜力,为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24年全球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亿美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四、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一方面,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运动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运动损伤患者对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医疗器械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及肥胖率上升等因素加剧了关节、软骨和结缔组织的负荷,导致骨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愈发常见,增加了对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的需求。2024年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
五、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重点企业
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运动医学及医用成像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天星医疗依托自主研发的植入物、有源设备、相关耗材及手术器械,提供肩、膝、髋、足╱踝、肘、手╱腕关节的肩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治疗,并提供运动康复及预防的全方位解决方案。2024年5月,天星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缝线半月板缝合系统”和“一次性使用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套件”两款医疗器械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其中前者为国产首创。2025年1-5月,天星医疗营业总收入为1.11亿元。
六、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展望
长远而言,生物材料、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望不断融合应用于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领域;其中,生物可吸收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及低翻修率等优势,或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3D打印则可以定制化植入物,智能运动医学设备也有望成为研发热点,提升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的精准性和功能性。此外,组织工程的发展将重塑植入物设计概念,或将通过结合细胞、生物活性分子及生长因子来促进自然修复,而非仅提供机械固定,下一代植入物或将整合自体细胞、富血小板血浆(PRP)、高纯度胶原或生长因子的控释系统,创造生物活性环境,加速组织再生。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运动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