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其中在县级医院中国产的中高端医疗器械份额要在2025年达到70%。此外,近年来国家与地方都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支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如的医疗器械优先审评政策,地方政府的优先采购政策。
医疗器械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部分省市的医疗设备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影像医疗设备主要有数字X线成像设备、X射线体层扫描设备、磁共振成像系统、超声诊断设备、核医学设备、内窥镜等。
主要影像医疗器械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二、影像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国内医疗器械已经成为一个创新力强、产品品类齐全、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行业。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12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25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其中医学影像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份额最大的细分板块,占比16%,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850亿元。
2013-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行业市场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各类影像医疗设备销量正在稳步增长张,如X射线体层扫描设备(CT)销量从2013年的2190台整张纸2017年的2871台,数字X线成像设备(DR)从2012年的7000台左右增长至2017年的16000台左右。
2013-2017年中国CT销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影像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影像医疗设备品种繁多,各品种之间竞争格局相差较大,但大致可概括为低端市场国产化程度较高,高端市场对外依赖严重。在超声诊断设备领域中,国产的迈瑞和开立以性价比优势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销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GE和飞利浦通过对高端市场的掌控排名第二和第四。
国内医用超声诊断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我国CT设备发展较晚,在这一领域外国企业影响力更强,2017年国外的GE和西门子销量占比分别为26.9%和20.3%;国产厂商发展迅速,东软和联影的CT销量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四。
2017年我国CT市场各品牌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影像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1、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身体的健康,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有力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各种资本都加快了对医疗服务产业的投资,有效促进了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为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要求,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增加了医疗设备的多样化功能。在现代医学中,大多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实现对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医疗设备的产值大致相当于制药业的产值。而我国医疗设备的产值仅占制药业产值的1/5。因此,我国医疗设备产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我国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购置较早,现已陈旧落后,无法适应当前医疗技术,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要求,亟须更新换代。因此,医院将会对医疗设备产生巨大的需求。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也要求对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积极的引进。当前的医疗设备普遍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拓展了医疗设备的适用范围,实现了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医疗事业百废待兴,医疗卫生体系开始逐渐构建和完善,也会产生对医疗设备的大量需求。
2、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国外的医疗设备公司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顶尖的人才,还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其竞争力较强。我国医疗设备企业相对实力不足,加上我国医疗设备的科研与生产没有实现良好的结合,存在较严重的脱节,导致我国医疗设备企业与国外医疗设备公司的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设备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我国医疗设备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的医疗设备市场。国外的医疗设备企业为实现对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利用,争夺我国广阔的医疗设备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生产工厂和科研机构,以期实现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因此,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市场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