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签名产业链结构
CA机构是电子签名的核心,主要提供了企业和个人用户使用和认证的数字证书,以及加密的公钥和私钥。随着电子签名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开始蓬勃发展,并通过和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在线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合作,向下游应用端客户提供全面的法律增值服务。目前,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主要以直销模式为主,同时正在逐步构建代理渠道以触达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客户。除了向客户直接提供独立的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外,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办公平台和企业管理软件的管道,实现向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的扩张。
中国电子签名市场规模分析
2012年,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平台e签宝、一签通正式上线,意味着电子签名行业的初生。随后,诚信签、众签、云签、上上签相继上线,到了2014年,行业内仅有6家电子签名服务平台,市场规模仅为2000万。从2015年开始,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安心签、快签、1号签、大家签、文签、闪签、云合同、领签、签吧等等,众多公司的成立,加速了电子签名在各个行业、不同场景的渗透,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了1.5亿。2017年行业进入收购整合期,上上签完成对快签的全面收购,行业马太效应显现,众多企业客户也集中到了头部平台,当年电子签名市场规模为3.6亿。
进入到2018年,市场竞争加剧,资本开始聚焦于头部企业,不同平台也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有的致力于扩大行业应用范围,有的专注于某几个行业不断深入发展客户,头部平台签约量不断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约9.7亿。未来还将进一步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