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花的主要功效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是中国传统药材,始载于《开宝本草》曰:“主产后血运嗦,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中-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迄今,红花中已分离鉴定100多种化合物,从红花中得到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生物碱、聚炔、亚精胺、木脂素、倍半萜、有机酸、留醇、烷基二醇和多糖等。
红花为传统中药之一,经多年临床和药理研究,发现红花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耐缺氧、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和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学功效。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红花黄色素等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并有短暂降压作用,对周围血管也有明显扩张作用。
红花的主要功效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红花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红花市场行情分析
红花花瓣可提取天然黄色素、红色素和8种黄酮,可作治疗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产后瘀血及跌打损伤等药用。国内外市场对天然红花黄色素、红色素的需求量每年以10%的比例递增。红花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三大保健油之一,有“亚油酸之王”的美誉,是世界公认的具有保健、美容功效的功能性食用油,可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与此同时,目前,世界红花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可产红花花瓣3.5万吨、红花籽油45万吨。而世界年红花花瓣消费量约5.5万吨,红花籽油消费量80万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我国红花种植面积约为300万亩。其中,河南省种植红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新乡、安阳、商丘等地区。新乡所产的“卫红花”以花丝长、药效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近年来,世界红花生产和加工业发展较快,国外以红花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已有2000多种,年产值数十亿美元。
1、云南红花市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镇是红花的产区之一,目前产区新货量不大,货源整体畅快。行情较前期小幅上涨,目前九五成干统货售价在96-97元,产区几乎没有全干货源。2019年5月价格涨至132元/千克。
2018年1-12月云南产区红花市场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康美药材网
2、新疆红花市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是红花的产区之一,目前产区红花库存有量,货源整体走销不快,行情保持坚挺运行。目前红花统货售价在95-96元之间。而产区陆续开始下种,因2019年行情处于中高价位,当地农户种植积极性较高,预计种植面积不会少于往年。
2018年1-12月新疆产区红花市场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康美药材网
三、红花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首先,过去我国红花育种、栽培、加工等研究没有系统的研究体系,产量低而不稳,种植不规范,年际间产量差异大,特别是在旱、涝、病害严重年份,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其次,我国缺乏开花集中一致、一次性采摘的红花种质资源,现有品种不能满足国内外医药、加工产业对红花原料多元化的需求。同时,红花的栽培管理及生产经营粗放、技术落后,生产上缺乏优质高产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红花的加工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缺少品牌,出口附加值低。
再次,现有的红花种植分散、规模小,种植、管理粗放,加之盲目生产导致红花花瓣及花籽的价格波动较大。单纯以红花籽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与其他农作物对比效益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红花丝以人工采收为主,成本高。红花缺乏有效的机械化收获设施,深加工、综合利用进程缓慢等也制约着红花产业经济优势的凸显。
我国红花产业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围绕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任务,系统开展红花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加强高产高效红花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根据红花产业规划加大红花加工技术及工艺研究,实施品种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在红花主产区建立红花良种繁育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红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国内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科研、加工、贸易部门紧密结合的红花产业化开发联合体,加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与规模,以增强我国红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