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氟磺酰亚胺锂产业概述
双氟磺酰亚胺锂(化学分子式:LiN(SO₂F)₂,简称LiFSI)是一种高性能含氟锂盐,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体系中的核心功能材料,凭借优异的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及对电极的兼容性,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关键组成部分,逐步替代传统六氟磷酸锂(LiPF₆)成为研究与应用热点。
二、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的出台,将双氟磺酰亚胺锂纳入重点新材料目录,支持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这不仅为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还引导了资金和技术向该领域聚集,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三、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产业链
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产业链上下游联系紧密。上游原料供应影响着中游生产的成本与质量,中游企业的扩产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则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各环节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有望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四、全球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球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其出货量从2020年的0.12万吨迅猛攀升至2024年的2.39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0.4%,增长幅度与速度均十分瞩目。这一亮眼表现,核心源于LiFSI作为高性能电解质溶质的突出优势——相较于传统锂盐,其在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及电极兼容性上更具竞争力,契合了新能源汽车高电压电池、高端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对电解液性能升级的需求,推动其在电解液体系中快速普及并实现广泛应用。
五、中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现状分析
作为全球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产业核心供应国,中国市场增长势头尤为强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LiFSI出货量为0.11万吨,到2024年已快速增至2.17万吨,四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2.6%,增速领跑全球。中国不仅巩固了全球LiFSI主要生产基地地位,更推动产品加速渗透至国内外高端电解液市场。
六、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竞争格局
2024年全球LiFSI市场呈现“中国主导、头部集中”的竞争格局。国内方面,天赐材料拥有较高市占率,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巩固领先地位;时代思康、多氟多、康鹏科技紧随其后。国外企业中,日本触媒为主要参与者,当前产能有限但加速布局全球基地。整体市场集中度高,国内企业凭借产能规模与成本优势主导竞争,国外企业则聚焦技术与区域布局寻求突破。
七、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双氟磺酰亚胺锂的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成为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目前其合成工艺持续优化,企业通过改进生产路线、提升纯化技术,在保障高纯度(电池级≥99.9%)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品价格从2017年的70万元/吨降至2023年的21万元/吨左右。成本下行打破了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使其在电解液中的角色从添加剂向主盐过渡。相较于传统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在高导电率、热稳定性及低温性能上的优势更契合高性能锂电池需求,尤其适配800V高压平台、高镍电池及储能电池。同时,其在聚合物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潜力被重点挖掘,有望成为下一代电解质关键溶质。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