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就业人数、工资水平及就业结构分析,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将给就业市场带来挑战【图】

   2017年我国失业人数44.3万人,劳动力1179.5万人,失业率为3.8%。劳动力是指有工作者(就业者)、或想工作且正在寻职者(失业者)的总和。

2013-2017年我国劳动力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2017年我国失业率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放管服”改革和“双创”政策促进下,民营经济增长迅速,是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城镇就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就业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渐提高。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的行业,现代新兴服务业就业增长尤为明显。但是需要意识到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2017年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都超过了80%。
2017年全球各个国家分行业就业比例(%)
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    国
17.5
26.6
55.9
印    度
42.7
23.8
33.5
日    本
3.5
25.6
70.9
韩    国
4.9
24.8
70.3
新 加 坡
0.1
16.3
83.6
美    国
1.7
18.9
79.4
德    国
1.3
27.3
71.5
意 大 利
3.9
26.3
69.8
俄 罗 斯
6.7
26.9
66.4
英    国
1.1
18.4
80.5
澳大利亚
2.6
19.1
78.3
新 西 兰
6.6
20.2
73.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我国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7.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8.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4.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占比近5年呈持续上升趋势,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2017年我国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7640 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 37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 42462 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 1034 万人。
  2018年上半年就业状况总体走势良好。1-6月,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6月份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
  2012-2018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跟2017年持平,而2017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以及政府出台最低工资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74318元,1979-201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3.1%;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了16.7倍,年均实际增长7.6%。
2009-2017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未来,随着转型升级的推进,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第二,部分高校毕业生和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更加困难,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出清等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将对就业带来新的影响和新的挑战。

 

本文采编:CY237
下一篇

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分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上海市收入和支出均领跑全国【图】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