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婴连锁店产业概述
母婴连锁店是指以孕妇、0-6岁婴幼儿为核心目标客群,通过“统一品牌形象、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营销体系”的连锁经营模式,集中销售母婴用品、提供母婴相关服务的专业化零售网络。其核心特征是标准化运营、规模化采购和网络化布局,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高品质、可信赖”的母婴消费体验,区别于单店经营的个体母婴店,具备更强的品牌影响力、供应链优势和服务一致性。
二、母婴连锁店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母婴连锁店行业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从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一系列政策如《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母婴用品安全技术规范》等,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在生育支持方面,《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等政策降低了家庭生育养育成本,刺激了生育意愿,为母婴连锁店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需求。同时,电商法等规范了线上销售秩序,推动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整体政策环境有利于母婴连锁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母婴连锁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母婴连锁店行业产业链
1、母婴连锁店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母婴连锁店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和生产制造,中游是品牌与渠道建设,下游涵盖销售渠道与服务配套。各环节相互关联,上游保障产品质量与供应,中游塑造品牌与拓展渠道,下游直接面对消费者,反馈市场需求,共同推动母婴连锁店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2、母婴连锁店行业上游分析
2024年中国婴儿护理产品市场规模达668亿元,涵盖婴儿洗护、护肤、口腔护理、清洁消毒等细分品类。这一规模增长为母婴连锁店带来直接利好,婴儿护理产品作为门店核心引流品类之一,其市场扩容推动连锁店相关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8%,且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门店体验试用后复购,助力连锁店提升到店率与客单价,同时也倒逼连锁店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高口碑国产品牌及高端进口品牌的引进力度。
四、母婴连锁店行业现状分析
1、母婴连锁店行业门店数量
当前我国母婴连锁行业已进入稳健发展阶段,门店数量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门店总量达3.2万家,2019-2024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维持在8.5%的较高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展望未来,随着生育支持政策落地、家庭母婴消费升级及下沉市场需求释放,行业增长节奏将保持稳健,预计2025-2029年门店数量将从3.4万家逐步增至4.4万家,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2%,整体呈现“规模扩张、增速温和调整”的发展态势。
2、母婴连锁店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母婴连锁行业规模呈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母婴连锁店行业市场规模达906.2亿元,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9.1%,这得益于生育政策优化、消费升级及下沉市场拓展。展望2025-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从999.5亿元增至1405.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8.9%,三线及以下城市将成核心增长极,线上线下融合与服务升级持续驱动行业扩容。
五、母婴连锁店行业竞争格局
母婴连锁店行业竞争呈梯队分布,头部全国性企业孩子王为第一梯队,通过直营+加盟模式布局,2024年营收超50亿元。第二梯队为爱婴室等区域龙头,营收10-50亿元,深耕高线城市或特定区域。第三梯队为孕婴世界等,门店数占全国约7%,加盟商贡献主要收入。
六、母婴连锁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母婴连锁行业从商品销售向“商品+服务+供应链”综合竞争转型。服务端呈现多元化与专业化趋势,孩子王通过1500个用户标签和700个会员模型实现精准服务,推出育儿顾问1对1服务;爱婴室与万代合作开设高达授权店,拓展中大童消费场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壁垒,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效率,孩子王构建智能供应链体系,差异化供应链收入增长超40%,自有品牌增长超50%。同时探索C2M反向定制模式,依托消费数据指导产品开发,满足细分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品质与体验要求提升,单纯靠商品差价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具备专业育儿服务、全渠道供应链能力和自有品牌矩阵的连锁品牌将占据竞争优势,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升级。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母婴连锁店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母婴连锁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