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行业概述
物联网通常也叫“传感网”,是指对象内部通过负载,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以进行连接,从而与Internet互联起来形成一个覆盖面大,实用的智能网络,最终实现能通过电脑或手机等设备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科学化的管理和应用。
物联网上游产业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以及其他硬件,中游涉及物联网方案提供商,物联网的下游主要应用于市政管理,绿色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监控,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
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和建设物联网是刺激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将持续得到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扶持。整个物联网建设将撬动万亿级产业链,能够有效刺激信息消费,是政府保增长的重要措施,将持续获得国家政策的扶持。2009年以来政府就不断出台政策刺激物联网发展,过去几年内,物联网产业也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2016年物联网产值已达9350亿以上,保持25%以上的较快增速。
国内物联网政策分析
时间 | 政策 | 部门 | 内容 |
2016年 8 月 |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四部委 | 加速标准化实施,明确财税金融支持。此外,各地方加强智能制造规划实施,目前已有 21 个省份出台对接政策,智能制造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 |
2015 年 5 月 | 印发《中国制造 2025》 | 国务院 |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并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截止目前已设立上百个示范项目。 |
2015年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国务院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阐明了物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指出“互联网+”战略离不开物联网的健康快速发展。 |
2014年8月 |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 |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014年6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 | 工信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为物联网发展提供指引。 |
2013年7月12日 | 部署促进信息消费 | 国务院 | 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努力,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 |
2011年12月8日 |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 工信部 | 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5项重点工程,要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将推动物联网产业下一个五年的蓬勃发展。 |
2011年9月7日 |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 | 上海市政府 |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要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局面,为全面实现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2010年6月11日 | 《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 | 北京市政府 | 电动汽车、城市应急物联网视频监控、城乡社区远程医疗等20个以上的示范应用。 |
2010年5月28日 |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 | 成都市政府 | 支持应用于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现代物流、城乡管理、安全监管。 |
2011年5月1日 | 《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工信部和财政部 | 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支持开展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 |
2010年4月1日 | 《福建省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 | 福建省政府 | 支持应用于工业控制类、农业精细生产类、交通物流类、商贸流通类、城市管理类、民生保障类、环保节能类、安全监控类、公共服务类 |
2011年4月1日 | 《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 财政部 | 通过专项基金引导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订、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支持。 |
2010年10月18日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国务院 | 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化战略产业,将物联网纳入到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当中,预示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会不断加强。 |
2010年4月1日 | 《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09—2012年)》 | 上海市政府 | 支持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楼宇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医疗、精准控制农业等。 |
2010年4月1日 |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 | 江苏省政府 | 支持应用于智能工业、智能环保、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灾害防控、智能农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医护、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 |
年 | 《关于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 | 交通部 | 进一步促进了IC卡和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了对物流信息化标准制修订的指导,促进相关标准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快。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物联网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据相关统计,2012-2017年这6年间全球范围内新增物联网设备连接数超过90亿,且预计2018和2019年将分别新增26亿和31亿。国内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8月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物联网用户已达到5.47亿,相比2017年末已然翻倍。

资料来源:工信部
2008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80亿元,2014年达到了6000亿元,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7500亿元,2017年则达到12500亿元左右。近几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完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传统的设计思想是把网络基础设施和物理基础设施分开:是建设公共设施,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资源,以及各种终端和网络设施。在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这些资源将被统一整合为基础设施,个人生活、经济运作、生产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等都在此基础上运行。
物联网将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安、政府工作、智能交通管理、工业监控、环保、智能家居、个人健康、消防智能、智能电网等领域。网络技术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一场革命。物联网也许会和互联网一样在很短时间内大规模普及。业内专业人士预测物联网的终端用户将达到手机、Ipad等移动通信终端数量的几倍到十几倍,终端企业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截至2018年,目前在全球已经超过两百亿个数量的物联网以及联网设备已经或者准备要被部署,并且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在全球宏观上来看,因为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概念被普及、接受以及认可,也相应地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除了云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之外,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物联网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在城市的规划上也都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实现碎片化布局,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之下,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战略。比如智慧城市就是典型的以科技发展为驱动的物联网应用案例,是在物联网技术深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智慧城市发展才能够迎来新的契机,真正从根本上优化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优化、应急智慧中心启动等相应的任务,也正如华为公司所说:“技术加需求驱动的ICT生态纪即将来临。”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