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安全套的需求推动因素、竞争格局及分析【图】

  一、安全套行业基本概述
  安全套,又称避孕套(Condom),是指以非口服药方式,通过物理隔绝或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避孕套主要起到在性交过程中以非药物的形式用以阻止人类的精子和卵结子的结合,防止人体受孕的作用。作为避孕工具,避孕套和其他方法相比有着使用方便、无副作避孕成功率高等优点。此外,避孕套也有防止淋病、艾滋病等性疾病传播的作用,因此也称安全套。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使感染艾滋病的概率降低99.9%,感染淋病的概率降低85%。
安全套的种类
分类
类型
按原材料分
天然橡胶或聚亚安酯,香精、色素、包装材料等
按厚度分
普通型、薄型、超薄型
按形状分
可分为A.普通型(光面或平面型),顶端有贮精囊,体部平滑;B.尖端膨大型;C.紧缩型,在安全套的体部制成1~4个绞窄段
按加工分
颗粒型、螺纹型
按润滑剂分
硅油型安全套和水溶性安全套
按性别分
男性避孕套,女性避孕套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影响避孕套上游行业(原材料)主要因素包括天然橡胶产量、价格、成本、相关设备的保养、维修等。上游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上升或产能缩减会导致本行业的成本上升或影响整体盈利水平,对本行业发展有着影响。
  避孕套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各产品经销商和线上线下渠道客户。下游行业企业通常会有长期稳定、相互依赖、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但若宏观经济环境、相关法规发生不利变化,或消费者消费意愿变化,则对本行业产品的需求将减少,从而在某种程度限制本行业的发展。
安全套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我国安全套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避孕套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创始阶段、满足计划供应的阶段和满足多方面需求的阶段。
中国避孕套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避孕套的主要驱动因素:
  1、结婚率/生育率双向指标下降,性需求以安全避孕为主
  适婚人群结婚率转低,二胎政策效果弱蕴含行业空间。从历年于国内适婚年龄结婚登记数据来看,从2013年起,全国结婚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从1346.9万对到2017年的1063.1万对。
2011-2017年中国结婚人数及增速
资料来源:民政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根据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其中结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其结婚率分别为:0.45%、0.61%、0.61%、0.62%、0.63%。相比之下,结婚率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为贵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结婚率均在0.91%以上。
  2、性观念开放,性需求+避孕已成刚需
  性生活群体日渐年轻化,安全避孕不容忽视。2013年清华大学和《小康》杂志做的调查显示,当前年轻群体婚前性行为已经到71%,在这71%里面,80后、90后的婚前性行为接近100%。性需求以大学生为例,2016世界避孕日中国计生协会发布的《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现在有20.3%的被调查的大学生曾经在校发生过性行为。而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彭彧华等人撰写的《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和性态度、性知识的特点及关系》一文中,2005年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已经发生性行为人数占总体的11.8%。可以说,从2005年到2016年短短10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比例已经上升将近10个百分点。年轻群体随着时代开放日益增长的性需求催生巨大两性用品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对于一般情况下具有正常较强性需求的20~45岁之间的人群(适龄人群),该年龄阶段人群占比近三成(我们撇弃其中近10%的单身比例),如此的适龄人群有将近7亿,而在今后几十年,我国人口和育龄人群仍呈上升趋势,对避孕药具(包括避孕套)的需求总量仍呈增长态势,随着政府推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活动政策,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各种避孕措施的优缺点作出选择时,避孕套作为一种既方便又无副作用的避孕方式,将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结合我们前面分析的适婚人群结婚率及新生儿出生率低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较大的性需求与之相不匹配的生育率与结婚率,以避孕套为主要代表的计生用品的市场需求巨大。
  3、国内主流避孕手段仍为避孕套,避孕药物副作用难以忽视
  避孕药副作用明显,避孕套危险系数最低。就目前普遍存在的避孕方式而言,以避孕套和避孕药为主要避孕手段。对于二者而言,避孕药一般指女性用避孕药,多由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而成,也有单方的孕激素及一些非甾体药物。避孕药能影响生殖过程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抗生育的目的,虽然为短期内最为直接、有效的避孕方式,但其对人体的副作用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正常女性有自己的内分泌规律,由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而使其自身的规律紊乱,所以在服药过程中会有一些副作用产生,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闭经,严重甚至导致不孕等严重后果。而避孕套则只是通过物理隔绝的方式杜绝体内受精的可能性,如若使用得当及产品质量可靠,副作用几乎可忽略不计。
  根据CBN Data《健康时报》发布的2017《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显示,在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人群中,超过半数女性选择使用避孕套避孕,从不同年龄段偏好来看,24岁以下女性更偏好紧急避孕,而30岁以上会倾向于短效避孕。鉴于紧急避孕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损伤,也会对女性肝肾等代谢系统产生危害,因此,使用避孕套和口服短效避孕药才是科学避孕的最佳选择。
常规避孕方式及其优缺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避孕药的价格而言,普遍价格远远高于避孕套的市场价格,以市场上反映较好的进口药优实明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市场单盒(21片)售价均在100元以上(阿里健康),而避孕套,目前市场上单盒普遍价格也只在20~60之间不等(个别产品系列除外)。总而言之,就从身心健康以及未来长久生活考虑,避孕套的使用价值显然优于大部分避孕药。
  4、性传播疾病防范需求增大,安全避孕工具为首选
  避孕套目前仍然是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首选用品。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流行的快速增长期,1998年国务院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推广使用避孕套”。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27243例,2017年张洪刚艾滋病发病数为57194例;从2011到2017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增长了36744例,增长率高达179.68%,其中2012年增长最多。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7524人,2017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5251人。
2011-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今后将主要是性传播,根据国内各省市疾控中心统计:同性无套性接触、异性无套、婚外无套异性性接触等为艾滋病感染主因,注射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为次因。而治疗艾滋病至今尚无特效药,且治疗费用昂贵,而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最有效的措施。南非共和国人均高达10只,而且主要为免费提供,远高于中国目前人均安全套消费(中国报告大厅)。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都大力提倡避孕套的推广和使用。国家计生委也将进一步推行避孕套的社会营销工作,以求涵盖所有的目标人群。正确使用避孕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最有效的措施,避孕套的市场需求也因此持续增长。
  三、安全套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避孕套市场上是国产品牌、进口品牌并存的局面,进口避孕套品牌形象较国内品牌好,某些品牌占领了国内的部分高端市场。在中国,杜蕾斯是避孕套第一品牌。其次为主打超薄系列的日本株式会社下的冈本品牌,其亦占据国内市场超10%的市场份额。第三则是澳大利亚的安思尔公司旗下的杰士邦占有中国10%的避孕套市场。但随着国产品牌的不断生自我调整与生产升级,已经出现类似于诺丝、中川、名流等多种国产品牌,并已占据部分市场份额。
安全套品牌市场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省市地区来看国内避孕套消费,各省对于避孕套的用量需求也参差不齐。根据数据显示,江苏、广东以及湖北三省的避孕套年用量均超过7亿个,遥遥领先其余省份。江苏省排在榜单首位的原因在于江苏省为除北京市外高校最多的省市地区,故而具有消费需求的群体数量庞大。其他排在前列的省市地区的原因在于当地消费群体数量庞大、经济水平较高以及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国内避孕套消费前八省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安全套的消费者特征分析
  从消费者构成来看,23~35岁人群是线上计生用品的主要消费群。其中,避孕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23~28岁的轻熟人群。从消费成熟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大,消费者在计生用品的应用上更加关注与注意,29~35岁作为计生用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在计生用品消费观更显讲究,客单价也相对更高。
安全套产品消费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消费者特征来看,避孕套的主要购买人群是男性,而避孕药、排卵试纸和早孕检测品的购买人群则以女性为主,“分工”相当明确,与商品使用人群保持一致。而从避孕套按厚薄的线上销量来看,“超薄型”以56%的绝对性优势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广东人对超薄的真实感偏爱有加。从避孕套按外观形状的线上销量来看,有近六成的消费者选择简单普通型,,除了“安全”的舒适感,当然不忘追求刺激与激情,选择尝试不同形状与体感的避孕套。市场上有形状的避孕套大致可分为大颗粒、小颗粒、环绕螺纹和异形这四类,其中最具情趣的“异形”避孕套最受欢迎。由此可见,传统型的避孕套产品或已难满足国内消费者当下的消费需求,而超薄型、另类型的产品则不断受消费者的追捧,或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一大竞争点。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安全套行业运行态势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安全套行业运行态势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市场重点企业市场分析、进出口市场、发展预测、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