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科行业定义及分类
骨科医疗植入器械,是骨科医疗器械最主要的构成。目前,骨科植入器械按照植入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五大类: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运动医学类、颅颌面外科类。
骨科行业各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骨科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2018年中国骨科市场规模达262亿元,但中国骨科手术治疗渗透率仍明显低于海外,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骨科植入手术不断普及、患者对骨科植入手术支付能力提升、产品升级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骨科市场稳步扩容,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350亿元。
2015-2020年我国骨科行业市场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骨科器械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从骨科行业供给方面来看,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我国骨科医院数量达654家,中国骨科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数量从2011年6867名增加至2018年的13117名,骨科手术普及率不断提升。
2013-2018年我国骨科医院数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
三、骨科行业前景展望
老龄化人群带来骨科行业扩容,老龄人口多和随着年龄增长骨科疾病高发,不容忽视,实际上,老龄人群是骨科市场最大的来源。我国60岁以上老人预计2025年超过3亿占比近20%,人均寿命2015年为76.4岁。数据显示,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2.1%,我国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比例为46.4%,而低骨量是导致骨折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患病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得益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医保报销政策的不断完善,患者对骨科手术的费用承担能力不断增强,治疗渗透率不断提升。
医保报销政策助力国产替代。随着国产骨科植入物品质及品牌影响力提升,目前各地已制定了鼓励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的医保报销政策,患者使用国产骨科植入物时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或报销标准,以加快提升国产化进程,节约医保资金。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骨科行业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分析和展示,为客户传递骨科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专业的预判,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欲了解关于中国骨科行业具体详情可以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骨科器械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