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片级传感器产业概述
芯片级传感器是以微机电系统技术、半导体工艺为核心,将敏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数据处理单元甚至无线通信模块集成在单一芯片内的微型化传感设备。其核心特征是“芯片级集成”——打破了传统传感器“敏感元件+外置电路”的分立结构,实现了“感知-处理-输出”功能的高度集成,同时具备体积小、功耗低、成本可控、一致性强等优势,是物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核心感知单元。
二、芯片级传感器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芯片级传感器行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涵盖了技术研发、产业化、标准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不仅加大了对芯片级传感器行业的资金投入和研发支持,还规范了行业发展,促进了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融合,为芯片级传感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芯片级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芯片级传感器行业产业链
1、芯片级传感器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芯片级传感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上游为中游提供基础材料和设备,中游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和质量,下游的广泛应用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市场空间。随着各环节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和高效。
2、芯片级传感器行业下游分析
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19772亿元,较2020年的17347亿元显著增长。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强劲,极大拉动了芯片级传感器需求。在智能手机中,各类芯片级传感器助力实现拍照防抖、指纹识别等功能;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也依赖芯片级传感器感知环境变化。消费电子市场的扩张,为芯片级传感器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与发展机遇。
四、芯片级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
1、芯片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汽车智能化、工业自动化加速推进,以及物联网设备大量普及,各领域对芯片级传感器的需求持续井喷,驱动市场规模稳健上扬。2024年中国芯片级传感器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规模成功攀升至272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达到11.5%。
2、芯片级传感器行业产品结构
2024年芯片级传感器市场产品结构中,压力传感器一马当先,以23.6%的占比称霸市场。图像传感器与流量传感器紧随其后,市场占比分别为20.8%与11.5%。压力传感器因在汽车、工业领域广泛应用,需求居高不下;图像传感器受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等行业驱动,表现强劲;流量传感器在能源、化工等产业助力下,也占据相当份额。
五、芯片级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芯片级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方面,国际上博世、意法半导体等企业凭借起步早、技术积累深厚等优势,处于行业头部位置,在全球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但较为分散,部分企业如韦尔股份、紫光国微在细分领域取得进展。整体而言,国际厂商主导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市占率逐步提升,正加速追赶。
六、芯片级传感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为满足市场对小型化、便捷化产品需求,芯片级传感器朝着多功能集成化发展。将多种不同类型敏感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如把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集成,实现对环境多参数同步监测,减少设备体积、降低成本与功耗。在可穿戴设备中,集成加速度计、陀螺仪、心率传感器等的芯片,能同时监测运动状态与健康指标。据雪球平台分析,MEMS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低功耗、集成化(如6轴IMU)方向发展。多功能集成化提升产品竞争力,是行业顺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发展趋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芯片级传感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芯片级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