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概述
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是一套将正负极活性粉料、导电剂、粘结剂及溶剂按配方自动计量、输送、预混、除铁、过滤后,连续稳定供给高速搅拌制浆机的成套装备,涵盖拆包投料、失重式计量、真空/螺旋输送、在线分散除磁和闭环控制,实现浆料固含量、粘度与金属异物含量的精准管控与批次追溯。
二、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政策
近年来,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均印发了众多关于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政策规划,以促进国内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发展及应用,鼓励和规范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这也带动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中指出:充分调动各类基金和社会资本积极性,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有序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讯设备、智能硬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能源资源、用工用地等生产要素保障,积极吸引各方资源,提升有效产能供给能力,力争早投产、早见效,带动全行业投资稳步增长。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为非标结构件、PLC、伺服电机、功能模块等;产业链中游为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产业链下游为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应用领域,主要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等。
2、产业链下游
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数据显示,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呈现逐年上涨态势,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175GWh,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将上涨至1500GWh。
四、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需求端高景气+技术端迭代+供给端出海”三条主线,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24年突破1900万辆,储能电池新增装机2024年超180GWh,直接拉动对高效率制浆系统的新建与改造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市场规模约为78亿元。
10GWh+动力电池单线已成主流,制浆产能从2t/h提升到8-12t/h;循环式、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渗透率由2022年35%升至2024年55%,单机价值量提高30-50%,推动市场规模扩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市场规模约为47亿元。
五、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锂电制浆上料设备环节除宏工、尚水、理奇外,还有国内相关领域企业广州红运/红尚、灵鸽科技、金银河,2024年国内锂电池制浆上料行业Top3分别为理奇、宏工、尚水,2024年行业CR3为71%,头部加速集中。其中,理奇市占率43%,宏工占比较为稳定,约为15%;尚水占比为13%。
2、重点企业
宏工科技锂电池生产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正负极浆料制备、极片制作、电芯制作、电池组装等数十项工艺流程,各工艺流程对应的产品质量均与最终锂电池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紧密相关。因此,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工艺及设备都要从严、从细管理,以提升锂电池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宏工科技锂电池产线及设备收入为16.69亿元。
六、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发展趋势
1、多技术路线长期并存,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渗透率持续提升
双行星搅拌机仍凭借工艺成熟、适应性广保持主流地位,但效率/能耗瓶颈将推动“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在头部电池企业中的装机比例由2024年的约25%提升至2030年的50%以上。双螺杆连续制浆将在高镍三元、磷酸锰铁锂等新型浆料场景中继续迭代,预计2027年后在特定细分市场实现商业化落地。
2、高固含浆料制浆技术成为降本增效核心抓手
固含量由当前55%~60%提升至70%以上,可减少后段干燥能耗15%~20%,并直接提升极片能量密度3%~5%。设备端将通过“高扭矩+低剪切”转子结构、在线粘度闭环控制与真空连续脱泡模块,解决高固含带来的分散不均、气泡残留等问题。
3、制浆-上料一体化与模块化设计
2026年开始,头部设备厂将批量交付“制浆+过滤+除铁+恒温输送”一体化撬装模块,实现厂房面积节省20%、安装调试周期缩短30%。模块化桶仓、自动对接机构(AGV/AMR)与CIP/SIP在线清洗系统,将支撑电池工厂柔性换型及多配方共线生产。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锂电池制浆上料系统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