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蛋白行业概况
微生物蛋白指以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等为底物,通过在发酵罐中培养微生物的方式制造蛋白,具有生产速率快、营养丰富、消化率高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替代蛋白。微生物蛋白又称发酵蛋白,微生物蛋白生产主要分为生物质发酵、精密发酵两种技术体系:前者依靠微生物繁殖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高效生产大量菌体蛋白;后者将微生物设计为“细胞工厂”,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成分。
二、微生物蛋白行业政策
我国政府从2021年起陆续发文,支持和规范合成生物、人造蛋白、功能重组蛋白领域的发展,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拓展新型饲用蛋白来源,推广应用微生物菌体蛋白。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三、微生物蛋白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微生物蛋白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质原料和生物反应器制备商、技术平台合作商等,生物质原料包括葡萄糖、淀粉、合成气、二氧化碳等低成本材料,生物反应器成本价格高昂。中游以产品制备为主,包括基因测序、菌种筛选、发酵过程控制、以及蛋白质提纯等流程。下游应用范围广阔,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饲料中,未来应用领域包括化妆品、生物制品、医药化工等多个方向。
2、中国大豆产量、进口量及进口依赖度
我国大豆高度依赖巴西和美国进口,2024年产量为2065万吨,进口量为10503万吨,进口依赖度多在82%以上,若国际局势动荡影响进口,大豆恐供不应求、潜在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而替代蛋白通过缩短食物链以及新技术赋能等路径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如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效率是养殖获取蛋白的上千倍,占用土地、使用水源、碳排放更少。因此替代蛋白可顺应“大食物观”和“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强化国家粮食安全、补足全球远期蛋白缺口。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四、微生物蛋白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微生物蛋白投资现状
发酵技术起源较早, 20世纪即被用于生产胰岛素等医药领域的重要蛋白,其在食品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 1985年Quorn基于丝状镰刀菌发酵获取蛋白制成的咸味馅饼。2010年行业先驱前瞻性布局微生物蛋白,“替代蛋白热”兴起使得企业、资本和政府对该领域的关注度提高,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球微生物蛋白行业投资额为6.5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微生物蛋白和细胞培养蛋白的技术优越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获得符合特定属性要求的蛋白质,微生物蛋白可筛选/改造微生物后提取目标蛋白,细胞培养蛋白可采集并培养目标动物细胞获取蛋白质。近年来全球微生物蛋白愈发受到资本青睐,获融占比提升,2024年替代蛋白投资额中,微生物蛋白投资额占比提升至59%。
2、全球微生物蛋白行业消费现状
微生物和细胞培养蛋白技术路线优越性明显,但现阶段微生物蛋白技术成熟度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商业化更为领先,有望更快实现产品平价以及大规模商业化。据预测,到2035 年全球微生物蛋白需求量有望以超 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200万吨,占据替代蛋白市场消费量的23%。
3、中国微生物蛋白行业消费现状
当前微生物蛋白处于商业化初期,规模较小,若按现有中国蛋白消耗量占全球约 22.5%的比例计算,20235年中国微生物蛋白市场对应销量约 495万吨,在技术进步和监管利好的乐观情形下可翻倍。
4、中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市场规模
目前微生物蛋白原料出厂端价格约 3-4 万元/吨,考虑到未来技术进步带动降本,以0.5-2 万元/吨框定价格区间,测算到 2035 年中国微生物蛋白原料出厂端市场规模594亿元,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五、微生物蛋白行业竞争格局
1、企业数量
从全球微生物蛋白企业数量来看,据统计,2018年全球微生物蛋白企业数量为40家,到2024年增长至165家,全球微生物蛋白初创企业数自2019年加速增加,2024年全球微生物蛋白行业新增企业数量为12家。
我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发展节奏与全球类似,2019年之前企业数量较少,自2020年起企业加速布局,2021年起融资加速涌入。就企业所选技术路径而言,多数中国企业选择生物质发酵、已有商业化产品落地,布局技术难度更大的精密发酵的企业较少。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布局企业数量为22家,相比2023年增加1家。
2、国内主要企业
我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布局企业主要分为创业型企业和传统赛道龙头,创业型企业是行业的开拓者,头部引领技术发展趋势,在商业模式上灵活多样,或开发 B 端客户、为生产替代蛋白终端产。传统赛道龙头具备资金优势,其中快消品企业/传统肉企在渠道和品牌方面有优势、发酵龙头以技术和经验协同为优势。2024年10月以来我国企业陆续有昌进生物、蘑米生物、富祥药业的微生物蛋白通过美国 GRAS 认证。
六、微生物蛋白行业发展趋势
微生物蛋白凭借其营养丰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可为缓解食品蛋白资源供给压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低碳、更安全的替代方案。目前,针对微生物蛋白底物转化效率低、生产速率慢等规模化生产瓶颈,研究人员已在底物选择与预处理、菌种选育、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蛋白分离与提取等方面开发出一系列关键技术。为实现微生物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全面应用,需要在微生物蛋白的食品化加工、营养与安全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未来,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提高微生物蛋白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不断优化相关产业生态,保障微生物蛋白市场的健康发展,实施严格合理的审查和监管,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安全营养和积极的市场准入,才能真正实现微生物蛋白的消费普及。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微生物蛋白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微生物蛋白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