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分子材料行业概述
高分子材料又被称为聚合物材料,是由单个单元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长链状结构。这些聚合物材料因具备高分子量、高分子密度、多样性、可塑性、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等特点,因此被称为高分子材料。由于材料具有上百万量级分子量,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等良好的物理性能。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应用分类,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按应用功能分类,分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三大类,通用高分子材料指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普遍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电气电子工业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分子材料。
二、高分子材料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颁布一系列政策促进以新材料为基础的制造业发展。例如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将新材料列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并突破发展,要求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又如“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三、高分子材料行业现状
1、全球
高分子材料作为先进基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规模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全球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近30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45.61万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14%。分区域看,中国是全球高分子材料的第一大需求市场,2024年中国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排在全球首位,市场占比达35.7%。
2、中国
我国高分子材料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科技进步、国家扶持力度加大,目前我国高分子材料研究已处于全球先进水平,部分材料在产量、质量方面领先于全球。2024年国内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约16.28万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将增至17.13万亿元左右。
四、高分子材料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丰富。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上游原材料可以来自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础化学品往往具有有毒危险、易燃易爆等特点,无法直接使用,需通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材料,才能进一步加工成各类下游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化工、轻工、机械、电子、新能源、水利、运输、汽车、家电、航空航天及建筑等各个领域。
2、下游
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功能在汽车车身材料和自修复玻璃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自修复效率和较强的自愈合能力,将其应用在汽车自清洁上,既能保持汽车的表面清洁,减少传统洗车方式的高成本、浪费水资源、繁琐的程序以及对汽车的损伤。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全年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五、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热响应型
高分子材料在热响应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地表现为热响应型塑料的发展,热响应型塑料是热响应领域中的基本材料之一,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或添加热敏添加剂制造热响应型塑料。热响应型塑料在受热时可以发生形状变化或体积膨胀,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电磁响应型
电磁响应型高分子材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材料在经过电流散发热量的时候会产生一定裂变,这种裂变基本上是不可逆状态的。是高分子材料在此方面进行应用,可以赋予材料一定的记忆功能。在记忆功能之下,材料即使在经过电流散发热量之后,也不会产生裂变,并且会迅速回到初始状态。目前该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多发生在电子通信领域,其应用频率比较广泛,其在电磁屏蔽材料以及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高分子材料可以用来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用于隔离电磁辐射、静电干扰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
3、智能化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便是智能化的应用。将高分子材料应用在智能化领域,将会为国家智能化的发展带来重要推动作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