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概述
1、定义
随着人机交互方式的多元化,主流的智能家居设备逐步向智能视觉产品、智能语音产品和智能触控产品类发展。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呈现出多模态交互的趋势,在触控基础上叠加语音、视觉交互能力,而智能视觉作为智能化水平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能力,能为用户带来优质、丰富的智能家居体验。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家用摄像机、可视门铃、智能猫眼、可视门锁、可视智能音箱、陪护机器人、智能视觉扫地机器人等。由终端设备自主进行信息采集、编码,而后将采集到的实时视频流传输至云端,简单智能算法在设备端完成,复杂智能算法由部署在云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完成,最终反馈到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其他智能家居设备或家庭成员的个人终端设备,实现安防预警、危险警报、休闲娱乐、便捷生活等多元功能。
2、发展历程
家用智能视觉技术历经四代演进,形成独立赛道并重塑智能家居体验。1.0时代起源于安防监控,以家用摄像头为基础,通过云平台实现视频流分析,提供安防预警等基础功能,形成独立市场模式。2.0时代与智能家居深度融合,摄像头成为核心环境感知设备,结合AI大模型实现智能设备全面接管,解决传统传感器局限,支持多目标识别与复杂场景处理。3.0时代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借助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优化AI算法,实现多硬件搭载与多场景延伸,提供“安心防护”“悉心看养”“舒心管家”三大场景服务,支持远程查看、一键控制等多元化功能。4.0时代以协同调度为特征,通过智能中控屏、智能MINI等设备实现空间交互跃变,打破空间限制,支持多场景联动与精细化控制,最终走向自主感知、自主反馈、自主控制的全屋智能阶段。
二、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利好政策,支持智能家居行业长期、健康发展。2011年,国家便已将智能家居列入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九大重点领域,“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以及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也将智能家居列为未来中国高新技术发展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此外,国家还在加快推动智能家居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从单品智能到设备互联再到场景互通的基础标准研究和标准应用示范,促进了家用智能视觉产品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环境
智能家居以住宅为主体,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家居设备具有集中管理、远程控制、互联互通、自主学习等功能,2024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了6821亿元,同比增长27.26%。智能视觉产品在日常运行情况下采取主动交互的方式,以机器为起点,自主感知并输出执行结果或提供建议给用户,用户根据结果或建议进一步实现具体的交互反馈。而智能视觉作为智能化水平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技术能力,能为用户带来优质、丰富的智能家居体验。
三、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产业链
家用智能视觉产品的产业链由上游软硬件供应、中游智能设备制造与解决方案提供、下游销售渠道及应用场景构成。上游涵盖芯片、传感器、镜头、通信模组及VSLAM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为行业提供基础技术支持;中游以智能家居制造商为主,通过整合硬件与技术,生产智能摄像头、门锁、扫地机器人等可视化联网产品,并开发综合智能视觉服务;下游通过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及美凯龙、宜家等线下渠道触达消费者,覆盖家庭安防、养老监护、宠物看护等场景,形成从技术供给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闭环。
四、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
2016年至2020年,我国家用智能视觉市场高速增长,自2016年以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3.5%,主要原因是自2018年起智能视觉扫地机器人等家用智能视觉产品陆续面世并快速发展,推动了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2024年我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了752亿元,同比增长16.59%,随着家用智能视觉与智能家居产品的进一步融合,未来市场将持续增长并逐步趋于稳定。
2、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摄像机市场规模
智能家用摄像机是由数字摄像机视频显示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及智能追踪识别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万物互联时代,摄像机已从安防监控系统中的摄制工具,转变为具有安防监控、家庭看护、沟通媒介功能的综合性产品。智能家用摄像机作为多功能的综合性产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42.9亿元,同比增长11.12%。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五、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作为近年来的发展热点行业,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众多,呈现供给端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与需求端区域化市场竞争相互结合的特点。在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方面,智能家居产品类似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其研发、生产主要集中在拥有成熟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中国,即便是海外品牌商也主要依赖于国内厂商提供ODM服务;在区域化市场竞争方面,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竞争相对独立,各自孵化了一批竞争性品牌,并未形成全球性品牌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介绍
萤石网络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商。公司基于智能硬件、互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AI)和智能机器人等核心自研技术,面向智能家居场景下的消费者用户,提供以AI交互为主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开发者客户,提供开放式AI物联网云平台服务。2024年萤石网络营收54.42亿元,同比增长12.4%。
六、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发展趋势
1、综合多产品功能优势,协同实现全面智能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感知、交互、决策是智能家居的综合智能体现,也是未来需要不断优化的环节。AI的助力,在延伸信息采集边界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如语音、手势等更为自然的交互形式,并利用自身自学习、模型持续优化的优势,学习用户行为习惯,进而提供针对性贴合用户需求的家居服务。智能家居的本质是服务于人,如果产品智能属性与用户契合度低,或过多领先于用户实际需求,会造成产品的智能功能冗余,不利于用户获得便捷、友好的使用体验。未来,智能家居将借助互联互通能力,综合各产品功能的最大优势,共用多源数据,使整体智能服务效果最优化,既可以弥补单一产品不够智能的缺陷,同时可以解决产品功能冗余、造价较高的问题,降低具有交叉功能设备的重复安装量,从而降低用户使用智能家居的门槛。
2、融合多维多源信息,延伸服务范围,精准契合用户需求
当前的智能家居已经覆盖视觉、听觉、温湿度、人形、车辆、动物等多维度信息采集,但用户与日俱增的需求仍需进一步地扩大感知范围和信息数量。未来,感知层面的演进将由单一迈向综合,整合多源信息,有效发挥数据价值。数据采集不再局限于静态的视觉图像、光感等单一维度;结合时间、空间等信息,获取如关联时间的动态视频三维数据,以用户的视角灵活观察家庭环境,展现家庭空间全貌,改善由于片面信息决策造成的告警不及时、追踪有困难、检测不精准等问题。智能家居系统在采集家庭内部信息的同时,还可通过连接外界信息,如客观存在的生活常识、动态的天气变化、多变的交通信息,辅助调整智能家居对用户的服务,从真正意义上服务用户的整体生活。
3、AI大模型持续迭代,加速智能家居行业发展
AI大模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中的深度学习以及多模态感知,能够更准确地与用户交互,应用到智能家居行业中可以提升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技术的交互性、机器视觉的自动化程度,以及人体、语言传感技术的准确性,为智能家居使用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未来,随着上游硬件产品的持续升级、模型算法的完善与创新、数据的丰富和优化,将推动大语言模型持续迭代升级,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交互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从而加速智能家居行业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