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概述
1、定义及特性
消费电子电池指给消费电子产品提供电力的储能工具,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等特点,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集中在智能手机、TWS耳机以及笔记本电脑。
2、发展历程
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与发展。早期依赖技术引进和市场培育,到如今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逐渐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推动,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消费电子电池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的发展受到多项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规范,涵盖技术创新、环保要求、产业升级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关于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铁路运输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支持消费电子电池行业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消费电子电池行业现状分析
1、全球
受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电池的出货量总体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2020至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84%,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电池出货量达到66.7GWh左右,预计2025年将增至76.2GWh。
2、中国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出货量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的回暖与升级,以及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VR/AR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电池出货量约为16.1GWh,同比增长17.52%。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四、消费电子电池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消费电子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其他辅材。产业链中游主要是电池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游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等行业。
2、上游
电解液是消费电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安全性和低温性能等关键指标。近几年我国电解液行业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2017-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5.5%,2023年出货量突破百万吨。随着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加快,动力、储能及消费领域对电解液的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电解液出货量将继续扩大。
五、消费电子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介绍
消费电子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分层特征,主要由少数头部企业主导,且近年来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全球消费电子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ATL(TDK旗下全资子公司)是行业龙头,此外,三星SDI和LG化学等日韩厂商也占据重要份额,但近年来其战略重心逐渐向动力和储能领域转移。国内企业主要有豪鹏科技、比亚迪、德赛电池、珠海冠宇等,国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2、重点企业
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企业。在应用领域上,公司产品已渗透到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子烟和无人机等多个高增长赛道。从营收来看,公司营业收入迅速增长,2024年达到51.08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4%。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方型锂离子电池、圆柱锂离子电池及镍氢电池,其中方形锂离子电池收入最高,2024年占比57.11%。
六、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对于边缘AI关注度不断提高,AI手机、AIPC等强调本地计算能力的设备对电池续航及便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促使电池材料革新、提升单机电芯颗数以及能量密度等。此外,5G网络的广泛覆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消费电子产品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场景与功能拓展,进一步激发了市场需求
2、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消费电子电池行业也不例外。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行业正在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方案,如研发可回收利用的电池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等。这些努力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未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消费电子电池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