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电纱行业概述
玻璃纤维是通过牵伸熔融的玻璃得到的纤维或丝状物,纱线作为所有类型和结构的纱和线的统称,指纤维沿长度方向聚集形成的连续细长条状纤维集合体。连续玻璃纤维纱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级纱和电子级纱,电子级玻璃纤维指能满足制造印制电路板要求的玻璃纤维。风电纱是一种专用于风电行业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纱,主要用于叶片部分,可加工成编织物或者拉挤板,与树脂复合使用。
风电纱作为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纱,根据弹性模量高低,可分为普通模量风电纱与高模量风电纱。弹性模量愈高,玻璃纤维的刚度愈高,材料愈能抵抗弹性形变。
二、风电纱行业政策
近年来玻璃纤维行业受到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管理和规范,对于规范行业标准、确保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行业标准也保障了高品质玻纤的利润。《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指出:将8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粗纱(单丝直径>9微米)池拉丝技术,5万吨/年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细纱(单丝直径s9微米:池窑拉丝技术,超细《单丝直径≤5微米)、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低膨胀、高硅氧、可降解、异形截面、本体彩色、有机纤维复合等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开发与生产,玻璃纤维毡、布等制品生产列为鼓励类目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风电纱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风电纱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为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产业链中游为风电纱生产商;产业链下游为风电领域。
2、产业链下游
风电纱行业产业链下游为风电领域,数据显示,中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呈现逐年上涨,从2020年的2.81亿千瓦上涨至2024年的5.18亿千瓦。累计装机容量的上涨带动风电纱行业需求增加。
四、风电纱行业发展现状
风机叶片逐渐大型化,叶轮直径不断增长,叶片尺寸的增大可增大扫风面积、捕获更多风能,提升发电效率,同时对风电纱的性能要求提高,也使得每单位装机容量对风电纱的用量增加。数据显示,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近些年呈现稳定上涨态势,2023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5.51万吨。
双碳背景下,随着能源结构调整,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风电产业快速发展,风电纱需求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风电纱行业需求量约为62万吨,预计到2025年中国风电纱行业需求量约为81万吨。
五、风电纱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国内风电纱产能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前三大企业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具体来看,中国巨石以37%的份额位居第一,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泰山玻纤紧随其后,占据29%的市场份额;重庆国际则拥有25%的产能份额。其他企业的总占比仅为9%,表明该行业的头部效应显著,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一数据反映了风电纱产业的高集中度和龙头企业的强大实力。
2、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巨石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粗纱及制品销量302.5万吨;电子布销量8.75亿米。全年公司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4.7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99.60%。
六、风电纱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风电纱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主要体现在产品性能升级、生产工艺优化及产业链协同创新上。高模量、高强度风电纱及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将成主流,智能化生产、在线检测等工艺助力提质降本,同时,跨行业合作与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为风电纱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满足风电产业不断升级的需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风电纱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