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颈癌筛查行业概述
宫颈癌筛查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 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旨在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TCT主要是采集宫颈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判断是否存在病变。HPV 检测则是检测是否感染 HPV 病毒,因为 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这两种方法联合筛查,能及时发现宫颈的异常情况,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宫颈癌筛查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宫颈癌筛查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宫颈癌筛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筛查器械及原材料,主要为机械部件、光学材料、HPV监测仪、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为宫颈癌筛查;产业链下游为医疗结构,最终流向患者。
2、产业链下游
宫颈癌筛查行业产业链下游最重流向患者,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筛查目标人数呈现逐年上涨态势,从2018年的3.04万人上涨至2024年的3.05万人。预计到2025年,随着目标人群认知度上涨,人数将上涨至3.06万人。
三、宫颈癌筛查行业发展现状
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2022年政府端HPV检测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展为35-64周岁的全国女性,且该项目已成为政府惠民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有效提高了农村地区以及更广泛适龄女性的筛查覆盖率,直接带动了宫颈癌筛查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宫颈癌筛查行业市场规模为90.16亿元。
随着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对宫颈癌等妇科肿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宫颈癌对自身健康的威胁,以及早筛早诊的重要性,主动进行筛查的意愿增强。例如,一些媒体报道和公益宣传活动,让女性了解到宫颈癌的高发病率和早期筛查对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作用,从而促使她们积极参加筛查,使得中国宫颈癌筛查行业渗透率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宫颈癌筛查行业渗透率为46.75%。
四、宫颈癌筛查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华大基因宫颈癌筛查业务已累计为超过762万人提供HPV分型检测,根据筛查结果及时进行临床确诊或干预治疗,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生。在感染防控业务方面,已累计为超过45万人提供PMseq ®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检测样本类型主要集中在血浆、脑脊液、呼吸道样本三大类,且组织样本、胸腹水等其他样本类型也有了快速增长,样本量的积累有助于在临床方面实现感染病原的快速精准诊断。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收入为6.24亿元。
五、宫颈癌筛查行业发展趋势
HPV检测技术将深化与创新,如更高灵敏度与特异性的检测方法、HPV分型检测的拓展应用、联合检测技术的优化。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筛查技术兴起,包括DNA甲基化检测、RNA标志物检测等。液态活检技术的应用与拓展,如细胞游离DNA(cfDNA)检测、外泌体检测,为宫颈癌筛查提供无创、便捷的新手段。影像学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提升,人工智能辅助影像诊断、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有光谱成像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新型筛查技术的探索与开发,以及HPV自检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推动宫颈癌筛查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宫颈癌筛查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宫颈癌筛查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