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密封胶行业概况
建筑密封胶是一种兼具粘结和密封等多种功能的高分子密封材料,对幕墙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等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密封胶为有机高分子材料,与玻璃、金属型材等无机材料相比,是影响建筑质量和寿命的关键材料之一。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密封胶主要有硅酮密封胶(简称SR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简称PU密封胶)、聚硫密封胶(简称PS密封胶)和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简称MS密封胶)四类。
二、建筑密封胶行业政策
有机硅密封胶在建筑领域因其无腐蚀性、卓越的耐候性能、良好的弹性与拉伸强度以及简便的施工特性而备受推崇,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对高质量建材需求的增长,以及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有机硅密封胶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成为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将“高性能有机密封材料制造-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三、建筑密封胶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建筑密封胶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合成树脂、硅烷偶联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剂、填料、增塑剂、催化剂等,这些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密封胶的性能,设备包括反应釜、搅拌机、灌装机等。中游为建筑密封胶生产企业。下游主要应用于建筑幕墙、中空玻璃、节能玻璃、装配式建筑等。
2、下游应用结构
我国竞争密封胶的应用主要在门窗、幕墙,以及中空玻璃等领域,2024年我国门窗胶应用占比为49%,幕墙胶应用占比为26%,家装、电子、工业等方面是新赛道,占比25%。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建筑密封胶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四、建筑密封胶行业发展现状
1、产值现状
2024年,随着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政策加码,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存量房改造提升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带动装饰装修材料消费量持续提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密封胶应用第一大国,2024年建筑密封胶产值为130亿元。未来,随着绿色建筑政策的深化和海外市场拓展,行业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区域分布
在区域市场分布中,华南和西南成为最突出的版图,两者占据了超过40%的份额,加上华东地区占比过半。随着需求量的变窄,市场风浪越大,品牌效力越高,密封胶企业品牌“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众多的头部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产品低价只能带来低质,而低价、低质的产品无法持久占领市场。
3、利润现状
据统计,2024年我国建筑密封胶净利润为5.55亿元,同比下降1.42%,利润率为4.25%。在市场表现方面,中低端密封胶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尤其是在“双碳”目标下,装配式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将迎来爆发增长时期,建筑密封胶高端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在未来市场发展中,相关企业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仍需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凭借质量、规模、品牌等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五、建筑密封胶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在2024年内密封胶销售市场受到了较大冲击,在众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干扰下,以白云、之江、安泰、硅宝、中原等品牌胶企依然取得了突破,2024年全年行业销售总额保持规模化量级。2025年的建筑密封胶新赛道,将是绿色建材与工业化制造领域,更多的门窗大面玻璃、建筑工业化场景中对建筑胶的需求会持续增加。
六、建筑密封胶行业前景展望
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中,行业对密封胶的需求增长迅速。密封胶行业产品存在结构型的供需失衡,通用型低端产品供大于求,竞争激烈,而部分高品质、高性能、环保型产品却供不应求。近年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等行业发展驱缓,行业需求增速下降,粗放式竞争已难以为继,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退出部分低端产品的竞争领域,大力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集中优势开拓中高端产品市场。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建筑密封胶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建筑密封胶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