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医疗健康报
分享:
复制链接

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发布时间:2020-09-28
¥ 9000 ¥12000
  • 652355
  • 华经产业研究院
  • 400-700-0142 010-80392465
  • kf@huaon.com
  • 下载订购协议 下载PDF目录

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医疗健康领域改革与探索的步伐加快,利好政策频出,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数快速上升。2017年,在国家加速医改及医疗控费的背景下,投资者趋于谨慎,投融资事件数下滑。2018年,投融资事件数触底反弹,医疗器械行业成为最主要的发展动力。到2020年6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共完成224起融资,融资金额达508.8亿人民币,已实现了环比46.2%的增长。

2018-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量及金额变化

2018-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量及金额变化

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近年来在创投市场中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今年疫情更是提升了国内外资本投资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热情。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国内该领域企业融资数量占全行业的比重已跃升至16%,创历史新高。资本的快速流入将为我国医疗健康领域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

2018-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占全行业比重变化

2018-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占全行业比重变化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相关概述

1.1“互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1.1.1“互联网+”的概念

1.1.2“互联网+”的意义

1.1.3“互联网+”主要特征

1.2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相关介绍

1.2.1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定义

1.2.2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类别

1.2.3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阶段

1.3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优势分析

1.3.1线上线下解决患者难题

1.3.2切入“60+”慢病管理市场

1.3.3发展医疗可穿戴设备

1.3.4将医疗数据转化成生产力

1.3.5吸金力量强大

1.3.6推动政策同步突破

第二章互联网环境下医疗行业发展分析

2.1中国互联网网民基本状况分析

2.1.1总体网民规模分析

2.1.2分省网民规模分析

2.1.3手机网民规模分析

2.1.4农村网民规模分析

2.1.5网民属性结构分析

2.2中国网民互联网应用情况分析

2.2.1个人应用使用状况分析

2.2.2信息获取情况分析

2.2.3商务交易发展状况分析

2.2.4网络金融应用分析

2.2.5网络娱乐应用分析

2.2.6公共服务应用分析

2.3互联网环境下医疗行业的机会与挑战

2.3.1互联网时代行业大环境的变化

2.3.2互联网直击传统行业消费痛点

2.3.3互联网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2.3.4电商成为传统企业突破口

2.4互联网环境下医疗行业的改造与重构

2.4.1互联网重构行业的供应链格局

2.4.2互联网改变生产厂商营销模式

2.4.3互联网导致行业利益重新分配

2.4.4互联网改变行业未来生态格局

第三章国际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3.1 2015-2019年全球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分析

3.1.1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3.1.2主要商业模式

3.1.3市场竞争格局

3.1.4行业前景展望

3.2 2015-2019年美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综述

3.2.1整体发展情况分析

3.2.2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3.2.3行业需求分析

3.2.4典型企业概况

3.3美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3.3.1商业模式分析

3.3.2盈利模式分析

3.4美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3.4.1 Epocrates

3.4.2 CVS Caremark Corp

3.4.3 Cohealo

3.4.4 Mousera

3.4.5 Doximity

第四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PEST分析

4.1政策环境(Political)

4.1.1国内外相关认证法案

4.1.2“互联网+”政策

4.1.3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

4.1.4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4.1.5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规范

4.1.6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

4.1.7“互联网+”人工智能

4.2经济环境(Economic)

4.2.1国内生产总值

4.2.2工业经济发展

4.2.3固定资产投资

4.3社会环境(Socio-cultural)

4.3.1人口老龄化

4.3.2网民规模巨大

4.3.3 90后群体崛起

4.3.4疾病年轻化

4.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4.4.1 MEMS传感器技术

4.4.2 5G和WiFi技术

4.4.3大数据和云计算

4.4.4智能可穿戴设备

4.4.5机器深度学习技术

第五章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分析

5.1 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综述

5.1.1产业链发展分析

5.1.2市场发展规模

5.1.3市场发展现状调研

5.1.4典型案例分析

5.2 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需求分析

5.2.1行业整体使用状况分析

5.2.2在线问诊应用分析

5.2.3医药电商应用分析

5.3 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硬件发展分析

5.3.1可穿戴医疗市场概况

5.3.2可穿戴医疗市场规模

5.3.3可穿戴医疗优势分析

5.3.4可穿戴医疗供应链分析

5.3.5可穿戴医疗发展模式

5.3.6可穿戴医疗潜力分析

5.4 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软件发展分析

5.4.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阶段

5.4.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5.4.3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5.4.4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5.5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问题分析

5.5.1制约因素分析

5.5.2行业潜在问题

5.5.3行业运营瓶颈

5.5.4企业发展障碍

5.6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对策

5.6.1行业政策措施

5.6.2行业发展建议

5.6.3企业发展策略

第六章2015-201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发展分析

6.1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发展总体概述

6.1.1行业发展周期

6.1.2行业产业链解析

6.1.3行业分类概况

6.2 2015-201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2.1市场发展规模

6.2.2行业支付方式

6.2.3行业盈利模式

6.2.4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6.3中国在线医疗行业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6.3.1健康保健类

6.3.2挂号问诊类

6.3.3医生助手类

6.3.4药事服务类

6.3.5院外康复类

6.4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6.4.1细分市场前景

6.4.2企业发展潜力

6.4.3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七章2015-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分析

7.1.1移动医疗发展历程

7.1.2移动医疗行业特征

7.1.3移动医疗市场参与者

7.1.4移动医疗产业链

7.2 2015-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现状分析

7.2.1市场规模现状调研

7.2.2用户规模分析

7.2.3细分市场动态

7.2.4内容产业布局

7.3 2015-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7.3.1市场竞争格局

7.3.2市场竞争态势

7.3.3进入跨界竞争时代

7.3.4进军海外竞争市场

7.3.5移动医疗应用市场竞争

7.4中国移动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

7.4.1医师资源匮乏

7.4.2行业监管风险

7.4.3行业政策壁垒

7.4.4盈利模式缺失

7.5中国移动医疗快速发展策略

7.5.1拓宽医师资源

7.5.2制定行业规范

7.5.3探索盈利模式

第八章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8.1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模式分析

8.1.1公司自建模式

8.1.2医院自建模式

8.1.3医院与公司联合开发模式

8.2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分析

8.2.1云端服务

8.2.2 O2O服务

8.2.3个性化服务

8.2.4自服务

8.2.5第三方服务

8.3互联网+医疗健康运营模式分析

8.3.1互联网医疗端运营模式分析

8.3.2互联网医药端运营模式分析

8.3.3互联网医保端运营模式分析

8.3.4互联网健康端运营模式分析

8.4互联网+医疗健康盈利模式分析

8.4.1循环补贴模式

8.4.2向用户收费模式

8.4.3转移支付模式

第九章2015-2019年国内外巨头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分析

9.1国际科技巨头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情况分析

9.1.1 IBM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分析

9.1.2微软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分析

9.1.3谷歌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分析

9.2全球手机巨头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情况分析

9.2.1海外手机巨头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分析

9.2.2国内手机巨头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分析

9.2.3国内外企业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对比分析

9.3 BAT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情况分析

9.3.1百度

9.3.2阿里巴巴

9.3.3腾讯

9.4中国其它上市公司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情况分析

9.4.1万达信息

9.4.2宜华健康

9.4.3和佳股份

9.4.4翰宇药业

第十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重点企业及平台分析

10.1鱼跃医疗

10.1.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1.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2宝莱特

10.2.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2.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3九安医疗

10.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3.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3.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4三诺生物

10.4.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4.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4.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5乐普医疗

10.5.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5.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5.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6九州通

10.6.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6.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6.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7奋达科技

10.7.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7.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7.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8卫宁健康

10.8.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8.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9优秀平台介绍

10.9.1好大夫在线

10.9.2 39健康网

10.9.3医通无忧网

第十一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分析

11.1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融资分析

11.1.1行业投融资规模

2020年上半年,一级市场医疗健康领域平均单笔融资额达2.27亿人民币,为去年下半年的2.06倍。一方面在融资轮次上,早期项目融资整体不断减少,B轮之后的项目不断增加。科创板以及火速落地的创业板注册制为技术类创业公司提供了有效的资本退出渠道,2020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Pre-IPO融资也出现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从融资金额分布来看融资额超3亿的融资事件显著超过去年上下半年,医疗健康领域技术类项目在新的资本环境下估值模式实现重构。

2018-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轮次变化

2018-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融资轮次变化

2019年科创板开放后,我国医疗健康领域IPO数量急剧放大,尽管2020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IPO送审速度放缓,但IPO数量依然高达24起之多,生物技术与制药、医疗器械两大领域IPO企业占全部的96%。创业板注册制也提供了退出渠道增量,以及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的落地,未来国内医疗健康领域IPO必将进一步放大,这也将会带动一级市场投资,刺激资本进入技术类资产,促进国内医疗技术快速发展。

2018-2020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IPO数量变化

2018-2020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IPO数量变化

11.1.2行业投融资领域

11.1.3行业融资比例

11.1.4行业投资方分析

11.2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投资机会

11.2.1国家政策利好

11.2.2相关技术推动

11.2.3发展环境变化

11.2.4市场资本推动

11.2.5市场潜力巨大

11.3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投资风险

11.3.1政策法规风险

11.3.2市场竞争风险

11.3.3技术发展风险

第十二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

12.1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AK LZH)

12.1.1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

12.1.2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前景展望

12.1.3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方向

12.2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2.2.1行业潜在趋势预测分析

12.2.2商业模式趋势预测分析

12.2.3资本介入趋势预测分析

12.2.4政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2.3 2020-202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预测分析

12.3.1影响因素分析

12.3.2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我国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类别

图表2 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图表3 2015-2019年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状况分析

图表4 2015-2019年中国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图表5非网民上网促进因素

图表6 2019年中国内地分省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图表7 2015-2019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

图表8 2015-2019年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图表9 2015-2019年中国网民性别结构

图表10 2015-2019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更多图表见正文……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数据来源

本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一手资料来源于我司调研部门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采访对象涉及企业CEO、营销总监、高管、技术负责人、行业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相关投资机构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二手信息渠道涉及SEC、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WIND数据库、CEIC数据库、国研网、BvD ORBIS ASIA PACIFIC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售后服务

华经产业研究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您的反馈均1个工作日内快速回应,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版权提示

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权威引用

  • 中国证券网
  • 中金在线网
  • 中国日报网LOGO
  • 央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东方财富网
  • 中国新闻网
  • 凤凰网
  • 和讯网
  • 网易新闻
  • 腾讯网
  • 新浪网

典型客户

咨询服务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