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农业保险
分享:
复制链接

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19
¥ 9000 ¥12000
  • 505489
  • 华经产业研究院
  • 400-700-0142 010-80392465
  • kf@huaon.com
  • 下载订购协议 下载PDF目录

农业保险(简称“农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农业保险相关概述

第一节 农业保险的定义及性质

一、农业保险的定义

二、农业保险性质

第二节 农业保险的理论依据及其效用分析

一、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农业保险效用的理论分析

三、农业保险与政府政策

第三节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内生的显著特征

一、农业保险特殊性的经济学分析

二、农业保险特殊性的保险学分析

第四节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一、农业保险是真正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手段

二、农业保险能够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

三、农业保险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农业保险能够将农村社会福利纳入政府目标之中

第五节 农业保险功效分析

一、农业保险的福利功效

二、农业保险的信贷支持功效

三、农业保险的政策功效

第六节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分析

一、保险标的的特殊性

二、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三、农业保险商品的特殊性

四、农业保险经营方式的特殊性

五、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特殊性

第七节 农业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质是使农民获取保险利益

二、农业保险发展不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农业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发展策略

第二章2015-2019年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5-2019年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2015-2019年国外农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政府支持型相互保险模式

三、民办公助模式

四、政府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第三节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典型模式

一、美国模式

二、加拿大模式

三、日本模式

四、法国模式

五、发展中国家模式:以菲律宾为例

六、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典型模式比较

七、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实践的经验借鉴

第四节 2015-2019年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具有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二、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三、基本上都有行政保护且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四、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五、各国农业保险主要以收支平衡为主要经营目标

第五节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经验与实践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作为保障

二、构建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三、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四、农业保险开展具有强制色彩

五、实施低费率高补贴的财政扶持政策

六、建立再保险多重分散风险与安全保障机制

七、农业保险品种较齐全、覆盖面较广

第六节 发达国家农业保险模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一、类型选择: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和特色化

二、价值取向:由偏重公平转向重视公平与效率两者的结合

三、变革重点:由农业保险体制变革扩展到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变革

四、市场空间:由封闭式经营转向寻求国际合作

第七节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

一、实行农业保险立法并将其摆到重要位置

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三、绝大部分国家都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突出了农作物再保险机制的构建

第八节 各国农业保险的运作分析

第九节 美法农业保险比较分析

第十节 日本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十一节 巴西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十二节 西班牙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三章2015-2019年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一节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第二节 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微观经营中的作用

一、政府参与我国农业保险微观经营活动的必要性

二、政府参与我国农业保险微观经营活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特性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推动志在稳定农业生产的保险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减轻农民交费负担的农业保险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农业保险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主导,保险公司承办的农业保险

第四节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问题分析

一、农户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二、运行机制的错位式走样

三、交易成本的延续性高涨

第五节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概况

一、政策性农业险的特征

二、政策性农业险的范围

三、适合政策性农业险的项目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区别

五、我国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层障碍

六、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安排

七、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难点

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选择基点

第六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难点

一、广大农民保险意识不强,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

二、基层财力落实补贴困难,影响农业保险顺利开展

三、农业保险高费率,低保额,影响农民投保积极性

四、农村保险服务网点少,不适应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求

五、法律法规的缺失,不利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顺利推广

第七节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形成了六种试点模式

二、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逐渐增多

三、农业保费收入迅速攀升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政策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逐步发挥

第八节 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五、地方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

六、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和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的缺失

七、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方式存在诸多隐患

第九节 我国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积极引导与强力推动

二、财政资金高比例补贴保费

三、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四、农户自愿投保基本上得以贯彻

五、各地具体实施方案存在较大差异

第十节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构建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四、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教育

五、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

第十一节 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的思考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现状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的建议

第十二节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优化路径分析

一、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缺乏整体规制

二、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路径优化的总体设想

三、优化路径的实施

第十三节 完善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建议

一、坚持财政保费补贴的政府支持导向作用

二、构建强保障、高补贴、多层次的经营模式

三、强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户自愿参保原则

四、侧重对农业基地与弱势地区的政策性倾斜

五、健全符合农业保险业务特点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5-2019年中国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十三五”期间农业保险业务发展

第三节 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节 2015-2019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析

第五节 2015-2019年各地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一、2015-2019年安徽省

二、2015-2019年江西

三、2015-2019年宁夏

四、2015-2019年上海

五、2015-2019年新疆

第六节 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一、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存在两种矛盾现象

二、农业保险业务供需不平衡

三、市场壁垒阻碍农业保险业新兴主体进入

第七节 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监管方式不适应实际情况

二、监管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

三、监管协调机制未建立

第五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供需分析

第一节 农业保险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一、农业保险消费的外部性及其有效需求的不足

二、农业保险生产的外部性与保险公司有效供给的有限性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制约分析

一、“传统小农意识”决定了农业保险需求

二、非正式保险安排限定正式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空间

三、政府灾害补助导致的依赖心理制约农业保险需求

四、农业保险市场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滞后

第三节 农业保险需求及其需求弹性

一、农业保险需求的特征

二、农业保险需求的替代弹性较大

第四节 基于“需求追随型”理论的农业保险

一、“需求追随型”理论介绍

二、基于“需求追随型”理论的农业保险需求分析

(一)政府的需求

(二)农民的需求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现状

四、优化农业保险供给以满足农业保险需求

第五节 我国农业保险供需现状

一、有效需求不足

二、有效供给不足

第六节 激励农业保险现实需求策略

一、政府参与、支持农业保险,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

二、加强农民农业保险意识,积极获取保险保障

第七节 增加农业保险有效供给对策

一、转变经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

二、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三、重视防灾防损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第六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二节 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三节 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四节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五节 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六节 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七节 新疆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第七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农业保险经营试点模式

一、上海安信模式

二、吉林安华模式

三、黑龙江互助制模式

四、浙江“共保体”模式

五、“安盟”模式

六、新疆建设兵团模式

第二节 我国主要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及目标分析

一、因地制宜实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二、我国现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绩效与缺陷

三、构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均衡模式

第三节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经营模式及其完善

一、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经营模式分析

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制约因素

三、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第四节 我国农业保险新模式的发展分析

一、构建农业保险新模式的原因

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

三、构建农业保险新模式的必要保障

第五节 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分析

一、市场化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陷阱

三、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

第八章2015-2019年中国财政支持与农业保险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一、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国际比较

二、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实践与选择

第二节 财政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一、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二、农业保险的外部性

第三节 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及建议

第四节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补贴分析

一、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补贴的原则

三、补贴的范围

四、补贴的方式

五、补贴的对象

第五节 财政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及配套措施

第九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分析

第一节 农业巨灾保险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第二节 农业巨灾保险中政府财政补贴的法律制度分析

第三节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比较与选择

第四节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

第五节 我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

第六节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第七节 以再保险为核心的巨灾和农业保险体系

第八节 建立我国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思考

第十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

一、直接保险经营机构

(一)综合性公司

(二)专业性公司

(三)专业协会

(四)外资公司

二、再保险经营机构

三、保险经纪公司

第二节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政策依赖性强

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三、农业保险技术人才缺乏

四、与有关部门有效衔接不够

五、社会认同度差

第三节 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支持机制

二、加强建立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建立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与有关各方的社会协同机制

第十一章2015-2019年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分析

第一节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第三节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十二章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分析

第一节 基于SCP范式的优化农业保险结构新思路

一、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应遵循区域化原则

二、制定正规制度完善区域农业保险市场结构

三、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非正规农业保险制度

四、优化区域农业保险实施机制

第二节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二、发展多元化的供给主体

三、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四、构建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

六、提高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第三节 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刺激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二、提供特色产品,加大农业保险的供给

三、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四、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五、建立灵活多样的投保机制

六、加强对农业保险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

第四节 发展农业保险需政府加大支农政策

一、探索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

二、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

三、协助保险公司建立公共的综合信息平台

第五节 充分发挥政府在现阶段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

一、加强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保障

二、加强农业保险的配套政策保障

三、加强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保障

四、加强农业保险的行政资源保障

第六节 推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

三、逐步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完善营销网络

四、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管理体制

第七节 发展农业保险市场的措施

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

二、保险公司应加大宣传,提高农险承保率

三、政府加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并完善相关法规

第八节 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支撑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

三、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

第九节 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的建议

一、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

二、确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减免政策

三、建立各方参与的有效利益衔接机制

四、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管理体制

五、加快多行业多主体多形式的试点

六、加快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机制

第十节 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加快发展的对策

一、农业保险法制化

二、经营主体专一化

三、风险转移多元化

四、政府扶持制度化

五、宣传教育常态化

第十三章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农业保险的非凡性及对农业保险经营的影响

二、农业保险投资背景分析

第二节 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农业保险

二、农业保险蕴藏的商业机会正在吸引资本眼光

三、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大但暗藏风险

四、农业保险投资前景广阔

第三节 2020-2025年中国农业保险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数据来源

本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一手资料来源于我司调研部门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采访对象涉及企业CEO、营销总监、高管、技术负责人、行业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相关投资机构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二手信息渠道涉及SEC、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WIND数据库、CEIC数据库、国研网、BvD ORBIS ASIA PACIFIC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售后服务

华经产业研究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您的反馈均1个工作日内快速回应,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版权提示

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权威引用

  • 中国证券网
  • 中金在线网
  • 中国日报网LOGO
  • 央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东方财富网
  • 中国新闻网
  • 凤凰网
  • 和讯网
  • 网易新闻
  • 腾讯网
  • 新浪网

典型客户

咨询服务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