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供热新能源开发快速发展「图」

一、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概况

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指的是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通过锅炉等装置生产蒸汽和热水,或外购蒸汽、热水进行供应销售、供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的活动。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的上游行业为能源行业,即热力生产的原材料。电力、煤炭、燃气、自来水等是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重要的原材料。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的下游为消费者,主要分为居民消费者、工业消费者和工业建筑消费,主要受需求关系影响。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基于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的重要性,国家对于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在供暖能力、节能减排、计量等方面发布了系列政策。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相关政策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市场现状

总体来看,中国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的营收规模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保持了增长态势,行业的利润水平保持相对稳定,波动范围有限。2018年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实现营收1528.4亿元,净利润118.4亿元。

2014-2018年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经营效益

2014-2018年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经营效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全国供热面积为61.12亿平方米,至2018年供热面积增至89.28亿平方米,同比上年增长7.4%。

2014-2018年中国供热面积及增长

2014-2018年中国供热面积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从居民采暖需求的角度来讲,采暖属于中国北方和部分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2018年东北地区供热总量为12.96亿吉焦,华北地区供热总量为13.68亿吉焦;其他地区供热总量11.18亿吉焦。

2014-2018年中国供热总量按区域分布

2014-2018年中国供热总量按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东北地区供热面积为26.64亿平方米,华北地区供热面积为31.93亿平方米。

2014-2018年中国供热面积按区域分布

2014-2018年中国供热面积按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热力生产供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进入壁垒

目前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政策壁垒、资金壁垒与经验壁垒。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进入壁垒

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进入壁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热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供热计量将更加“精确”

随着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计量产品的飞速发展,对热量表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热计量系统运行时的精确度、使用寿命、故障率及防水等级等要求更高。供热计量项目不仅影响着供热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率,同时影响供热企业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热量表计量的准确度,始动流量和计量最低流量的大小,电池使用寿命的长短等原因都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计量准度高、低压损、寿命长、具备热损分摊和管网防失盗水功能的无供热计量系统,解决了当代困扰供热企业的失盗水难题,从而提高了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有力的贡献,同时节省了大量供热用煤炭,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行业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应该加快推进供热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增强企业在原料和产品上的自主权。只有这样,供暖企业才能摆脱亏损局面、实现自我造血,从根本上解决供热领域的各种纠纷。市场化是供热改革的关键。但部分地区取暖难的问题,终究要靠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推动。主管部门应尽快树立全局观念,让责任心“升温”,集中供暖的管网哪些急需维修应当尽快督促解决。

3、常规热电联产仍是发展主流

在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做根本性调整前,常规热电联产的发展趋势仍将是向上的,且仍是发展主流,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在煤燃烧技术方面,洁净煤技术正被大力发展与推广。集中供热在环保方面技术的改进使得其又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4、高效率、节能环保技术推广

“十三五”国家提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并明确“十三五”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5%、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节能技术是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关键支撑。“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5、供热新能源开发快速发展

近年中国北方地区多个省份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燃煤取暖导致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加重,已是各界共识。目前,中国正全力推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除了针对传统的热电,推进煤改气、燃煤机组改造等减排措施,风电清洁供热、地热能供热、生物质能供热等可再生能源供热模式也蓬勃兴起。

本文采编:CY343
下一篇

2018年中国数据标注与审核行业产值规模与发展方向分析,细化数据标注任务是发展方向「图」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到2018年中国数据标注与审核市场规模达到52.55亿元,同比增长71.5%。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