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酿酒产业现状,酒厂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进程加速「图」

一、酿酒产业概述

2018年我国酿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优势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中尾部企业面临淘汰出局的压力。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饮料酒企业数量为2546家,较2017年减少235家。其中白酒领域的规上企业数量最多,有1445家,占到规上企业总数的56.76%;其次是啤酒和葡萄酒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6.3%和8.33%。

2016-2018年规模以上饮料酒生产企业数量

2016-2018年规模以上饮料酒生产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酿酒产业主要酒类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分布

酿酒产业主要酒类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规上企业数量大幅下滑,使得规上企业统计数据规模逐渐收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631.9万千升,同比增长1.2%。其中饮料酒产量4985.3万千升,同比增长0.9%;发酵酒精产量646.6万千升,同比增长3.2%。

饮料酒中,啤酒产量最高,总产量为3812.2万千升,占饮料酒总产量的76.47%;其次是白酒,产量为871.2万千升,占比为17.48%。

2016-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

2016-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全国饮料酒产量占比分布

2018年全国饮料酒产量占比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规上企业酒类销售为8122.7亿元,同比下滑12.1%。其中白酒领域的规上企业销售额最高,完成销售收入5363.8亿元,占到总收入的66.03%,其次是啤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474.5亿元,收入占比为18.15%。

2016-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酒类销售金额

2016-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酒类销售金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布

2018年酿酒行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于酿酒规上企业数量缩减是由行业集中度提高导致的,头部企业依然发展良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利润总额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增至1476.5亿元,同比增长12.4%。

2016-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利润总额

2016-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酿酒行业利润总额占比分布

2018年酿酒行业利润总额占比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酿酒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二、主要酒类产量

由于我国白酒和啤酒产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早已进入存量市场,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加速,大量中尾部企业淘汰出局,以及大型企业自身的落后产能淘汰、生产结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产量出现下滑,2018年白酒产量降至87.12亿升,同比下滑27.3%;啤酒产量降至381.2亿升,同比下滑13.4%。

2014-2018年中国白酒产量

2014-2018年中国白酒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年中国啤酒产量

2014-2018年中国啤酒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葡萄酒产业面临着严重的进口冲击,葡萄酒进口量从2014年的38.4万千升增长至2018年的68.7万千升,这使得我国葡萄酒产业迅速萎缩,2018年国内葡萄酒产量为62.9万千升,同比下滑37.2%。

2014-2018年中国葡萄酒产量

2014-2018年中国葡萄酒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整体而言,黄酒市场正在不断扩大,从原来的江浙沪地区逐渐向全国范围辐射;产品消费结构也在从低档黄酒向中高端产品升级;消费人群也在从之前的中老年人群向年轻人群扩散,消费群体一直在扩大。2018年以前黄酒产量保持着稳步上涨的势态,2018年出现略微下滑,产量为334.8万千升,同比下滑1.6%。

2014-2018年中国黄酒产量

2014-2018年中国黄酒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酿酒产业面临的问题

1、白酒出海困难

目前我国有些产品低质、产能落后的酒企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在消费支出增长、中产阶层队伍壮大、国家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消费升级、市场扩容势在必行,白酒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特别是高端白酒扩容。

当前我国白酒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分化窗口期凸显,加快国际化布局已成为白酒行业的重要发力点,但要实现真正“出海”还面临诸多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得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机遇期。

与国内市场的发展相比,2018年,中国白酒出口量仅占国内产量的0.12%,出口销售仅占全年销售收入的0.5%。现今国际市场上,中国白酒出口还是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为主,且消费人群多为华侨华裔,欧美市场上的白酒不仅种类少,数量也偏少,从这方面来说,中国白酒并未真正被主流市场认可。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中国白酒“走出去”要有国际化思维,应系统梳理研究国际化的法规标准、风味口感、产品包装、场景渠道、风俗习惯等诸多问题。

2、国啤酒行业的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

澳大利亚大麦占我国2018年大麦总进口量的61.3%,约占我国啤酒行业使用啤酒大麦的59%。因此,澳麦在我国啤酒原料使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自2018年11月和12月,商务部提出了对澳大利亚大麦“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公告,进口大麦的形势一时间变得较为严峻。

啤酒业目前仍属于生产成本敏感型行业,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份额比较高,其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对啤酒生产经营的影响更加深刻。解决之道只能是发展国内原料是长远规划,但是,基于目前国内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现状,国内的原料行业发展仍是任重道远,且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啤酒行业的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企的现象会长期存在。

四、酿酒产业发展趋势

1、白酒市场消费升级与下沉

消费升级背景下,白酒消费需求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拉动增量消费者成为关键。这与消费者追求品味的消费理念是密不可分的,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成为了白酒企业的共同选择。同时,消费升级也正在深化,人口回流低线城市成为一种趋势,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加速,这也促使各大名酒企业开始强化渠道下沉,深耕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域市场。

2、啤酒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

2018年中国啤酒行业已进入到华润雪花、青啤、百威英博、燕京和嘉士伯5强争霸的时代,份额持续向优势企业集中,这CR5市场份额已超过75%,其中,前四大CR4啤酒品牌所占据的市占率经达到近70%,CR3达到59.2%,均比2017年有所提高。

不过与美国前4大啤酒企业市场率占到90%相比,我国目前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水平。因此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龙头企业占有率仍有待提升。

       当前,啤酒行业正在进入新阶段,体制改革加速,企业定价权增强,品牌日益高端化,在这些趋势的驱动下,预计未来行业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并购整合机会,CR5有望逐步向CR4甚至是CR3变化。 

本文采编:CY354
下一篇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各省市GDP分析,GDP增长总体更青睐长江以南「图」

截止到2019第三季度,中国GDP达到697798亿元,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2019年中国第一季度GDP为21.34万亿元,同比增长6.4%;二季度GDP为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三季度GDP为24.69万亿元,同比增长6.0%。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