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医疗行业需求分析
近年来,跨境医疗机构呈现出“井喷”的趋势,他们正在以各自的生存之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目前,跨境医疗机构大致可分作三类,即传统跨境医疗服务机构、国外医院驻中国办事机构、互联网跨境医疗服务平台。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2018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4万个,其中医院3.2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0万个。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庞大的医疗需求,此外由于我国的医疗人才资源有限,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医疗资源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很多有经济基础的患者选择跨境进行诊疗。
2011-2018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跨境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报告,中国跨境旅游消费远远超过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然而,中国的入境医疗旅游规模远远小于亚太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和韩国。中国跨境服务贸易90%以出境为主,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中国是客源国,而不是目的地国。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旅游业需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这就意味着政府将对跨境医疗为代表的医疗旅游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予以支持。
2014-2019年我国跨境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进行跨境医疗的人群结构来看,40岁以上是主力人群,占整体的70%左右,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中老年对健康的需求也越加强烈,跨境医疗的客户人群基数将不断扩大。
跨境医疗市场消费群体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跨境医疗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三、跨境医疗市场前景展望
进行跨境医疗的人群年龄结构与中国高净值人群结构的主体都是40岁以上人群,由于人步入中年以后医疗诉求逐渐增多,可以看出中国进行跨境医疗的主要人群特征:具有较高经济消费能力并且有医疗诉求的人群。
截至2018年底,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为147万亿元人民币,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达到167万人。
2013-2018年我国高净值个人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国人财富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老龄化社会进一步深化,赴海外寻求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成为近年来一大趋势。此外,海外寻药也是催生跨境医疗发展的一大动因,根据数据统计,内地新药上市速度比美国、欧洲等地普遍慢3—5年,而且比同为亚洲国家的新加坡、日本等上市速度也要慢,而其中往往以抗癌药物和针对疑难病症的特效药为主。于是重症患者和特殊病患大部分都有出国就诊的意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境医疗服务贸易的数字化经济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将会催生智慧医疗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金融科技和跨境电商的融合。
虽然跨境医疗有很多好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跨境医疗的患者必须没有重大不便。对于患有急性疾病以及需要手术、需要休息的患者,都不适合跨境医疗。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精神病患者,受到飞机轰鸣声以及氧气供应不足都有可能引起疾病复发。对于与生命紧密相关的医疗项目,不能拖延时间,应该及时得到治疗。许多患者一般都喜欢在信任的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如果不能支付医疗费用就另当别论。对于医疗美容、减肥、牙科等小型手术,患者可以将国外治疗加入跨境医疗行程中。因此,也要能支付起旅行的必要费用。对于一些高血压治疗等,在国内医院就可以完全进行治疗,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去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