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农村电影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图」

一、农村电影行业概况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进入到了重要的发展期,持续推进影片供给机制改革和电影放映机制改革,释放出更多市场潜力,拓展农村电影文化公共服务范围,构建农村电影文化公共服务产业新业态,同时助力精准扶贫,精神脱贫,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将电影魅力散播在乡村各个角落。

截至2018年,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3611部,其中2018年出品影片有117部;平台共有城市票房过亿影片240部,其中2018年新增21部。全国已建立农村数字电影院线321条,数字电影版权方339家,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219个,活跃放映队45327支。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15日,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有3859部影片可供订购,其中2018年出品影片有228部。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市场主要数据统计情况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市场主要数据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农村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电影数字中心积极倡导院线采取“多次少量”的订片方式,以保证农村观众可以及时看到平台新上影片。据统计,从2013至2018年期间,院线订购影片的订单数逐年增加,平均每个订单的订购场次则逐年减少,“多次少量”效果明显。2018年农村电影院线提交订购影片订单59529个,同比增加2042个,涨幅3.55%;平均每个订单的订购场次为173场,同比减少23场,降幅为11.73%。

2012-2018年中国农村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订单数量及增长

2012-2018年中国农村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订单数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量丰富、种类多元的影片,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年共有3673部影片被院线订购(故事片2836部,科教片537部,纪录片52部,美术片123部,戏曲片122部,其他3部),其中有296部2017年出品影片被订购,场次为387万4002场,有97部2018年出品影片被订购,场次为119万5554场,两年内出品影片订购占总场次的49.36%。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院线订购结构占比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院线订购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电影行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中国农村电影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截至2018年底,农村电影市场影片订购场次排名第一的是战狼2,订购场次高达291191场。2018年农村电影市场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建设阵地作用,一批富有时代特色、思想价值和文化含量的影片受到欢迎。以《战狼2》、《红海行动》、《建军大业》等为代表的“高质量+主旋律”影片主题昂扬、气势恢宏,《敬老院的故事》(戏曲豫剧)、《跑旱船》(戏曲山东梆子)、《李贞还乡(戏曲湘剧)》等“传统戏曲+现代题材”组合的戏曲电影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风貌。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市场影片订购场次TOP10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市场影片订购场次TOP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过亿影片中,如《战狼2》、《厉害了,我的国》、《建军大业》、《十八洞村》和《红海行动》等一类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三性统一”的影片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在供片方面应进一步将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国电影最新技术成就的影片,尤其是一些思想价值观向上、城市口碑好、票房成绩佳、工业水准高的新片大片积极提供给农村院线,以此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将电影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过亿影片”订购统计情况

2018年中国农村电影“过亿影片”订购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院线情况来看,2018年1-9月,江西欣荣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以15221场的月度场次、122239场的年累计场次和27799040场的总订购场次位列2018年9月农村院线订购数量首位。

2018年1-9月院线订购场次排行

2018年1-9月院线订购场次排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农村电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是电影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创作而没有传播,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影艺术生产。重温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如何实现从农村电影大国,走向农村电影强国?人们面临的挑战任重而道远。由此看去,人们在传播内容的升级换代,在先进传播策略的与时俱新等方面亟待转型升级。

1、拓宽农村电影的传播题材和视角

历史地看去,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农村电影创作的类型内容比较丰富,非常注重与社会历史内容和时代文化接轨,故事选材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故事题材十分接地气,故事主题引人深思,常常能引发城乡观众的集体性共鸣,诞生了一批思想精深和艺术精湛的精品力作。然而,在新世纪以来,农村电影的题材有些贫乏。题材选择比较单一,一些作品以翻烧饼的方式,将丰富的农村生活压缩成简单的发家致富故事。由于创作者没有真正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表现内容不接地气,所选取的题材、角度和深度,难以引起农民主体的共鸣和呼应,对农村发展问题的艺术介入和干预明显乏力,对乡土文化的反思往往浅尝辄止,即便是一些主旋律作品最后也流于吹喇叭,一些作品内容游离在农民最关切、最困惑和最焦虑的生活之外空转,故事内容和农村社会伟大的历史实践有些脱节,以致于内容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2、创新电影题材的传播视角

中国农村电影之所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不断创新电影内容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从传播学的一般常识看去,编剧(剧作生产者)——传播载体(各种介)——观众(电影消费者),它们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剧作的首席地位不容忽视,“内容为王”仍是农村电影转型发展的根本所在。可见,现实主义仍是农村电影广泛传播的优势所在。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农村电影没有过时,倘若说秉承现实主义是农村电影创新的起点,那么丰富和发展现实主义是农村电影未来的终极目标。具体落实到实践创作环节,从传播视角看去,今后农村电影创作者应该将人文反思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3、传播内容当回应时代诉求

作为艺术作品的农村电影,应该正确处理好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它应该植根于现实的肥沃土壤之上,需要将变化了的社会历史现实,借助艺术的翅膀表现出来。可见,农村电影应秉承“影以载道”的精神和情怀,创作者应扎根于当下火热的农村现实生活之中,将正在发生的农村生活的伟大实践真实呈现出来。唯有如此,人们的农村电影艺术才能够传递真善美,传播民族自己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找到真正的重心和支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电影的传统即是农村电影的传统,农村电影不仅影响和塑造了民族电影的主要文化传统,占据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半壁江山,而且培养了一批本土电影的中坚力量。当代农村电影历来秉承“影以载道”的文化传统。

4、整合先进传播手段并借船出海

农村电影借助新媒体进行深度传播势在必行,在用户子系统中用户生成内容(UGC)成为了一种新趋势,农村电影公司和制作者要清醒认识到在融合媒体的新浪潮中,电影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再是只满足于接受的传统观众,而是一种新型的用户,是一群拥有基本评判思维和鉴赏能力的观众,他们的言说内容与意见建议对于电影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逐渐起到了一种左右和制衡的力量。这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背景,对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快速接纳的农村新兴观众,他们已然不是单纯的观众了,毋宁说他们是新兴的用户更为准确和恰当。

致力于农村电影制作的民营电影公司要有未雨绸缪的思维,制作者要利用大数据媒介,在农村电影观众的题材需求、内容偏好和市场板块方面,进行精准发力和准确研判,最大限度满足基层社会观众群体的观赏需求,那么,剧本的选材、主要人物的命运关系编织,以及情节的架构和结局交代,甚至主要演员和导演的选定,都应该借助大数据的媒介系统进行科学研判。

本文采编:CY343
下一篇

2018年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深海化、人工智能化和环保化是未来三大趋势「图」

受全球海工装备市场低迷影响,中国海洋工程专用设备行业同样整体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18年,海洋工程专用设备行业主营收入410.2亿元。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